一、核心检测项目分类
1. 物理与化学性能检测
-
- 密度测试(GB/T 1033):通过浸渍法测定材料密度,验证原料纯度及是否掺入再生料。
- MFR测试(GB/T 3682):在特定温度/载荷下测定熔体流动性,反映加工性能。MFR异常可能导致管材挤出时出现壁厚不均或表面缺陷。
-
- 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GB/T 19466.6)评估抗热氧老化能力。OIT值低于标准(如≥20分钟)意味着管材在高温环境下易快速降解,缩短使用寿命。
2. 力学性能检测
-
- 依据GB/T 6111,将管材试样在恒温水浴中加压至规定应力(如PE100级管材20℃/12.4MPa),持续至破裂或达标时间(通常≥100小时)。不合格管材可能因内部缺陷(如气泡、杂质)在运行中爆管。
-
- 按GB/T 6671将管段加热至110℃保持1小时,冷却后测量长度变化率。回缩率>3%表明材料热稳定性差,安装后易因温度变化变形。
-
- 采用缺口管材试样(如Notched Pipe Test,ISO 13479),在80℃、0.8MPa条件下测试至失效时间。SCG性能不足的管材在地基沉降时易从缺口处开裂。
3. 尺寸与外观检测
-
- 使用超声波测厚仪或千分尺抽查壁厚偏差(GB/T 8806),偏差>5%会导致承压不均。椭圆度超差(如>5%)可能引发接口渗漏。
-
- 目测结合显微镜观察,要求无划痕、凹陷、杂质。例如,表面划痕深度>10%壁厚时可能成为应力集中点,诱发裂纹。
4. 耐久性与环境适应性测试
-
- 按GB/T 16422.3进行QUV加速老化,模拟户外暴晒。劣化管材会出现脆化、变色,拉伸强度下降>20%视为不合格。
-
- 将管材浸泡于酸、碱、盐溶液(如10%NaOH、30%H2SO4)中30天,检测质量变化率与力学性能保留率。质量变化>0.5%或强度下降>15%视为不达标。
二、检测标准与方法
- 国内标准:GB/T 13663(给水用PE管)、GB 15558(燃气用PE管)、GB/T 19466(热分析)
- 国际标准:ISO 4427(给水管)、ISO 4437(燃气管)、ASTM D3350(材料分类)
- 仪器设备:液压爆破试验机、电子万能试验机、DSC分析仪、分光光度计等
三、质量控制关键点
-
- 查验供应商提供的树脂牌号与认证(如PE100+认证),确保原料符合ISO 17885标准。
-
- 在线监测挤出温度(190-230℃)、冷却速率,防止因工艺波动导致结晶度异常。
-
- 定期送样至CMA/ 认证实验室进行全项检测,重点验证长期静液压强度(如8760小时测试)。
四、典型不合格案例分析
- 案例1:某农田灌溉管安装后半年开裂。检测发现OIT仅8分钟(标准≥20分钟),原因为添加过量回料导致抗氧化剂不足。
- 案例2:燃气用PE管接口泄露。检测显示椭圆度达7%(标准≤5%),系挤出模具磨损未及时更换所致。
五、
上一篇:等速万向节及其总成密封罩检测下一篇:霉烂耳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