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检测项目分类与标准依据
1. 外观与结构性检测
- 外壳完整性:检查呼吸器外壳、背带、卡扣是否有裂痕、变形或腐蚀。
- 面罩气密性:通过负压测试法(手掌封闭面罩进气口,观察是否塌陷)验证密封性。
- 管路连接:确认氧气导管、降温器、气囊等无老化、松脱或堵塞。
2. 气密性综合测试
- 整体气密性:封闭呼吸器进气口,加压至1.08倍工作压力,保压1分钟,压降≤2%为合格。
- 动态泄漏率:模拟呼吸状态(如30次/分钟呼吸频率),检测泄漏量是否超标(通常<1.5 L/min)。
3. 供氧系统功能性检测
- 定量供氧量:测试定量孔供氧流量(常规1.2~1.6 L/min),偏离需调整阀门。
- 手动补氧响应:触发手动补给阀,流量需瞬时≥80 L/min。
- 自动补氧压力阈值:通过减压舱模拟压力变化,验证气囊负压触发补氧的灵敏度。
4. 正压维持能力测试
- 静态正压值:面罩内压力需稳定在200~600 Pa范围内。
- 动态正压稳定性:模拟剧烈呼吸(潮气量2.5 L,频率25次/分),压力波动应≤20%。
5. 报警系统精准性验证
- 低压报警:氧瓶压力降至5~6 MPa时,声光报警需持续≥90秒。
- 电量报警:电子传感器低电量警示功能测试。
- 缺氧报警(如配置):氧气浓度<19%时触发报警。
6. 呼吸阻力性能评估
- 吸气/呼气阻力:使用呼吸机模拟测试,吸气阻力≤500 Pa,呼气阻力≤600 Pa(GB标准)。
- 高温高湿环境下阻力:在温度(40±2)℃、湿度95%环境中运行30分钟后复测。
7. 氧气浓度与使用时长
- 氧气纯度检测:氧浓度≥99.6%,无杂质气体(如CO₂<1%)。
- 理论使用时间:根据氧瓶容积(如4L/20MPa)及定量供氧量测算,误差需<±10%。
8. 环境适应性测试
- 低温启动:-30℃环境存放4小时后,供氧系统能否正常启动。
- 防水防爆性能:IP67防水等级验证,电气部件防爆认证(Ex标志)。
二、检测方法与工具
- 气密性检测仪:配备压力传感器与数据记录模块。
- 呼吸模拟机:可编程调节潮气量、频率,同步采集阻力数据。
- 氧浓度分析仪:电化学传感器检测氧气纯度。
- 综合检测平台:集成压力、流量、报警触发等多项参数自动化测试。
三、检测周期与记录管理
- 日常点检:使用前检查外观、压力表、报警功能(5分钟内完成)。
- 月度维护:全面气密性测试与供氧流量校准。
- 年度强检:由第三方机构按国家标准出具检测报告,存档备查。
四、注意事项
- 人员资质:检测人员需持有特种设备检测资格认证。
- 安全操作:检测中避免明火,氧瓶检测需远离油脂。
- 故障处理:发现定量孔堵塞、传感器失效等问题时立即停用并返厂维修。
转成精致网页
上一篇:触控喷雾降尘装置检测下一篇:二氧化碳检测管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5
17
19
18
20
18
22
17
19
21
17
19
21
24
22
24
27
20
12
12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