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场所空气检测
发布时间:2025-07-17 12:02:59- 点击数: - 关键词:
实验室拥有众多大型仪器及各类分析检测设备,研究所长期与各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关系,始终以科学研究为首任,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高自身综合检测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为全国科学材料研发领域服务平台。
立即咨询作业场所空气检测:保障职业健康的核心措施
一、检测目的
- 保障劳动者健康 预防职业病(如尘肺、化学中毒、噪声聋等),降低因有害物质长期暴露引发的健康风险。
- 合规性要求 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1-2019)等法规,履行企业法定义务。
- 风险评估与控制 识别高风险区域,优化通风、防护设备及工艺流程。
二、核心检测项目分类
1. 化学性有害物质
- 有机化合物
- 挥发性有机物(VOCs):苯、甲苯、二甲苯、甲醛、丙酮等(常见于化工、印刷、涂料行业)。
- 多环芳烃(PAHs):苯并[a]芘(焦化、橡胶行业)。
- 无机化合物
- 重金属:铅尘/烟、镉、汞、铬酸盐(电镀、电池制造)。
- 酸雾:硫酸、盐酸、硝酸(金属酸洗、电子工业)。
- 气体: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₂)、氨气(NH₃)、硫化氢(H₂S)(矿山、污水处理)。
- 粉尘
- 总粉尘:煤尘、矽尘、水泥尘(采矿、建材行业)。
- 呼吸性粉尘:粒径小于7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长期暴露易致尘肺病)。
物质 | PC-TWA(8小时加权均值) | MAC(短时接触限值) |
---|---|---|
苯 | 0.5 mg/m³ | — |
矽尘(SiO₂) | 0.7 mg/m³(总尘) | — |
硫化氢 | 10 mg/m³ | 15 mg/m³(15分钟) |
2. 物理性因素
- 噪声:等效声级(Leq)及频谱分析(机械制造、纺织车间)。
- 高温/低温:WBGT指数(湿球黑球温度)评估热负荷(冶金、玻璃制造)。
- 照度:工作面光照强度是否符合视觉作业需求(精密加工、实验室)。
- 辐射:
- 非电离辐射:高频电磁场、微波(通信基站、医疗设备)。
- 电离辐射:X射线、γ射线(医疗影像、核工业)。
3. 生物性污染物
- 微生物:真菌、细菌总数(制药、食品加工车间洁净度检测)。
- 病毒:特殊行业(如生物实验室)需针对性监测。
4. 特殊行业专项检测
- 矿山:甲烷(CH₄)、二氧化碳(CO₂)浓度及氧气含量。
- 医院:麻醉废气(异氟烷)、环氧乙烷(消毒设备)。
- 实验室:酸雾、有机溶剂残留。
- 石油化工:苯系物、氯乙烯、丙烯腈。
三、检测流程
- 前期调查
- 收集企业生产工艺、原料清单、岗位分布及现有防护措施。
- 确定重点检测区域及采样点(如产生源、劳动者操作位)。
- 采样与分析
- 化学物质:使用吸收管、活性炭管或直读式检测仪(如PID检测仪)。
- 粉尘:滤膜称重法(符合GBZ/T 192标准)。
- 噪声:声级计按GBZ/T 189.8布点测量。
- 结果比对 对比GBZ 2.1限值,计算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或短时接触浓度(STEL)。
- 报告编制 提出整改建议(如加强通风、配备防毒面具或调整工时)。
四、常见问题与对策
- 超标处理:立即停工整改,追溯污染源(如设备泄漏、工艺缺陷)。
- 设备选择:根据污染物特性选用合适采样器(如低流量泵用于长时间采样)。
- 数据代表性:避免在非正常工况(如设备维修期)采样,确保数据真实。
五、未来趋势
- 智能化监测:物联网传感器实时传输数据,预警系统联动通风设备。
- 个体暴露评估:便携式检测仪跟踪劳动者个人接触剂量(如TWA暴露量)。
结语
上一篇:技术级高粘羧甲基 纤维素检测下一篇:工业通用阀门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316
265
240
247
246
244
256
251
267
266
251
255
254
253
244
243
256
238
253
249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