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裂用交联剂检测项目全解析
一、化学成分分析
-
- 方法: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等。
- 目的:确认有效成分(如有机硼、有机锆等)的结构是否达标,防止掺假。
-
- 方法:滴定法(如硼酸酯的酸碱滴定)、原子吸收光谱(金属离子检测)。
- 标准:API RP 13J要求有效含量偏差≤5%。
-
- 检测对象:重金属(Pb、Cr⁶⁺)、硫化物、氯离子等。
- 意义:避免杂质腐蚀井下设备或污染储层。
二、物理化学性能测试
-
- 测试方法:动态粘度仪(如Chandler 5550),记录基液与交联剂混合后的粘度突变点。
- 要求:深层高温井需交联时间≥3分钟,浅井则需快速交联(30-60秒)。
-
- 模拟条件:170℃、170 s⁻¹剪切速率下持续2小时。
- 合格标准:粘度保留率>80%(SY/T 5107-2016)。
-
- 参数:幂律指数(n')、稠度系数(K')反映流体携砂能力。
- 设备:哈克流变仪测试温度-粘度曲线。
三、应用性能验证
-
- 方法:加入破胶剂(如过硫酸铵)后,测定破胶液粘度及残渣含量。
- 指标:破胶液粘度<5 mPa·s,残渣≤500 mg/L(防止支撑剂导流能力下降)。
-
- 高温高压(HTHP)滤失仪:模拟地层条件测定30分钟滤失量。
- 要求:滤失量<50 mL(低渗储层关键指标)。
-
- 步骤:压裂液通过人造岩心,对比渗透率变化。
- 允许损伤:渗透率损失率≤30%(依据SY/T 6376)。
四、环境与安全性检测
-
- 生物指标:发光细菌EC50>1000 mg/L(GB/T 15441)、鱼类LC50>10 mg/L。
-
- 方法:BOD5/COD>0.3判定为易生物降解(OECD 301标准)。
-
- 金属试片法:N80钢片在90℃交联液中浸泡72小时,腐蚀速率<0.076 mm/a。
五、质量控制与稳定性
-
- 对比项目:pH值(±0.5)、密度(±0.05 g/cm³)、交联时间偏差<10%。
-
- 加速实验:40℃储存30天后检测性能变化,要求有效成分分解率<5%。
六、检测标准与创新技术
- 行业规范:API RP 13J、SY/T 5107、SY/T 6376等。
- 前沿技术:微流控芯片快速检测交联时间、纳米传感器实时监测pH/离子浓度。
转成精致网页
上一篇:玻璃微珠检测下一篇:钻井液试验配浆用膨润土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8
17
14
17
21
19
20
22
15
15
14
21
20
20
32
23
19
18
17
20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