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理参数检测:灭菌过程的基础验证
-
- 方法:使用多通道温度记录仪(布点≥10个,包括灭菌室几何中心及角落),在121℃或134℃条件下运行灭菌程序,记录各点温度曲线。
- 标准:灭菌阶段所有监测点温度波动需≤±1℃,维持时间误差<5%(如设定15分钟需≥14.25分钟)。
-
- 验证重点:压力传感器与温度联动,确保压力值匹配饱和蒸汽温度(如134℃对应202.7kPa)。灭菌阶段时间不足可导致微生物存活。
-
- 检测工具:真空泵抽至-90kPa后关闭阀门,1分钟内压升≤1.3kPa为合格。
- 意义:空气残留会阻碍蒸汽渗透,影响灭菌效果。
二、生物监测:灭菌效能的终极验证
- 指示菌种: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ATCC 7953或12980),其D值(杀灭90%微生物所需时间)为1.5-2分钟,耐热性远超常见病原体。
- 测试方法:
- 将生物指示剂置于标准测试包(如管腔型PCD)内,运行灭菌程序。
- 56℃培养48小时,菌片无菌生长且培养基颜色不变(紫色→黄色为阳性)。
- 频率:每周至少一次,植入物灭菌每批次必检。
三、化学监测:实时过程监控
-
- 第Ⅰ类(过程指示):仅区分是否经过灭菌,粘贴于包裹外部。
- 第Ⅳ类(多参数指示卡):变色需同时满足温度、时间、蒸汽饱和条件,放置于灭菌包内最难灭菌位置。
-
- 操作:每日首炉空载运行B-D测试程序(134℃, 3.5分钟),测试包中心放置标准测试图纸。
- 合格标准:图纸变色均匀,无条纹状未穿透区域。
四、设备性能与安全性检测
-
- 方法:关闭灭菌器门后注入压缩空气至最高工作压力,保压10分钟,泄漏率<0.1kPa/min。
- 风险控制:密封不良可导致蒸汽泄露,引发烫伤或灭菌失效。
-
- 指标:抽真空速率需在厂商标称值的±10%内,通常要求4分钟内将灭菌室从常压抽至-90kPa。
-
- 标准:灭菌后器械包内部湿度≤0.2%,使用水分测试纸或称重法(重量差<0.01g视为干燥)。
五、周期性验证测试
- 安装验证(IQ/OQ/PQ):新设备需完成安装确认、操作确认和性能确认,包括空载及满载热分布测试。
- 年度检测:压力容器需由特种设备检测机构进行耐压试验(1.25倍工作压力保压30分钟无泄漏)。
六、检测标准与规范依据
- 国内标准:GB 8599、YY/T 0646
- 国际参考:AAMI ST79、EN 285
- 管理要求:WS 310.3《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三部分》强制规定生物监测频次。
上一篇:磁粉检测用试片检测下一篇:机械零部件(几何量)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62
220
195
206
200
205
215
208
215
220
207
203
207
208
200
198
213
201
211
206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