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箱作为建筑供水系统中的重要储水设施,其安全性和卫生状况直接影响居民饮用水质量与健康安全。定期开展水箱检测不仅是保障水质达标的基础工作,更是预防微生物污染、重金属析出及二次污染风险的关键措施。根据《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 17051-1997),水箱检测需覆盖材质完整性、密封性能、水质参数等六大核心项目,检测周期建议每半年不少于一次,尤其对于医院、学校、酒店等敏感场所,更需严格执行检测标准。
一、水箱材质检测
通过目视检查与仪器测量结合的方式,重点检测不锈钢/玻璃钢材质是否存在锈斑、裂纹或涂层剥落。使用测厚仪对箱体厚度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壁厚≥2mm的标准要求,焊缝部位需使用渗透探伤法排查渗漏隐患。
二、密封性能检测
采用24小时闭水试验法,注水至设计水位后观察水位变化,允许渗漏量应≤1‰。检查人孔盖密封胶条是否老化变形,通气孔需安装孔径≤2mm的防虫网,防止污染物侵入。
三、水质卫生检测
按GB 5749-2022生活饮用水标准,采集水箱进出水口样本检测余氯(≥0.05mg/L)、浊度(≤1NTU)、菌落总数(≤100CFU/mL)等指标。特别需检测铅、镉等重金属含量,防止材质劣化导致污染。
四、结构安全性检测
使用全站仪测量水箱水平度偏差应<3‰,检查支架基础是否存在沉降开裂。荷载测试时,注水至1.5倍设计容量持续12小时,观察结构变形情况,确保抗震支架安装符合GB50981规范。
五、附属设施检测
测试液位控制器高低水位报警功能,误差范围应≤5cm。检查溢流管直径是否≥进水管1.5倍,排水管需设置空气隔断装置。消毒设备需验证紫外线强度≥70μW/cm²或臭氧浓度≥0.2mg/L。
六、环境卫生评估
检测半径3米范围内是否存在化粪池、垃圾站等污染源,检查箱体内壁生物膜形成情况。使用ATP荧光检测仪测量清洁度,RLU值应<30,确保清洗消毒作业有效性。
专业水箱检测需由具备CMA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实施,检测报告应包含高清影像记录与数据对比分析。建议建立电子化检测档案,通过二维码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供水安全提供系统化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