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在用摩擦式提升机检测的重要性与要求
摩擦式提升机作为煤矿安全生产中的核心运输设备,承担着人员、物料及矸石等的垂直升降任务。其运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矿井生产效率与人员安全。由于长期处于高负荷、复杂工况环境下,设备的关键部件易出现磨损、变形或疲劳失效风险。因此,依据《煤矿安全规程》(GB 16423-2020)和《煤矿在用摩擦式提升机安全检测检验规范》(AQ 1016-2005)的要求,定期开展系统性检测是保障设备安全运行、预防重大事故的必要手段。
核心检测项目及技术要点
1. 主轴装置与摩擦轮检测
重点检测主轴的同轴度、裂纹及变形情况,摩擦轮的衬垫剩余厚度(需≥原始厚度的2/3)、沟槽磨损深度(≤钢丝绳直径的1/3)。采用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等手段检查焊缝和关键连接部位,确保无断裂隐患。
2. 制动系统性能检测
包括盘形制动器的制动力矩测试、液压站残压检测(≤0.5MPa)及闸间隙动态监测(一般不超过2mm)。通过空载、半载和满载三种工况下的紧急制动试验,验证制动系统的响应时间和制动力矩是否符合AQ标准。
3. 传动系统与减速器检测
检查减速器齿轮啮合状态、轴承温升(滚动轴承≤75℃,滑动轴承≤65℃)及振动值(≤4.5mm/s)。对齿面点蚀、胶合面积进行量化评估,同时分析润滑油金属磨粒含量,预判齿轮箱内部磨损趋势。
4. 电控系统与保护功能验证
测试过卷保护装置动作精度(±50mm)、错向运行闭锁功能及深度指示器失效保护。利用模拟信号触发超速保护(超速15%触发一级保护,超速30%触发紧急制动),确保电控系统的逻辑控制准确可靠。
5. 钢丝绳与提升容器检测
采用电磁探伤仪对钢丝绳断丝、磨损量(直径减少≤10%)、锈蚀等级进行定量分析。同时检查提升容器的连接装置、防坠器动作性能及罐笼导向装置磨损情况,确保其符合MT 244.1-2019标准要求。
检测周期与注意事项
日常检测需每日记录关键参数(如制动油压、轴承温度),月度开展功能性测试,年度进行全系统综合检测。对于老旧设备或高负荷矿井,建议缩短检测周期至半年。检测过程中须严格执行断电闭锁程序,对发现的安全隐患须立即停运整改,并留存完整的检测报告与趋势分析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