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学校卫生检测:守护健康环境的关键防线
公共场所和学校是人群高度聚集的场所,其环境卫生状况直接影响着广大公众特别是学生群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开展科学、规范、全面的卫生检测,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传播、保障室内环境质量、维护健康安全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这类检测涉及范围广泛,从空气、水质的理化指标到微生物污染状况,从公共用品用具的清洁消毒效果到环境噪声、照明的舒适度,都需要通过专业的检测手段进行评估。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卫生检测,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风险因素,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改善环境卫生条件、保障人员健康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核心检测项目
公共场所和学校卫生检测涵盖多方面内容,主要项目包括: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 主要包括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碳(CO2)、甲醛(HCHO)、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氨(NH3)、苯、甲苯、二甲苯、臭氧(O3)、一氧化碳(CO)等理化指标;细菌总数、真菌总数等微生物指标;以及新风量、温湿度、风速等物理参数。
生活饮用水与二次供水检测: 检验色度、浊度、嗅和味、肉眼可见物、pH值、游离余氯(或二氧化氯)、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耗氧量等,确保饮用水安全卫生。
公共用品用具卫生检测: 针对毛巾、床上卧具、茶具、洁具(浴盆、脸盆、坐便器)、拖鞋、理发美容工具等进行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微生物指标检测,评价清洗消毒效果。
游泳池水、沐浴用水水质检测: 包括浑浊度、pH值、尿素、游离余氯(或化合性余氯)、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嗜肺军团菌(淋浴水)等。
物理因素检测: 如噪声(室内、环境)、照度(桌面、黑板)、微小气候(温湿度、风速)等,评估环境的舒适性和对健康的影响。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检测: 风口风量、积尘量、细菌总数、真菌总数、β-溶血性链球菌、嗜肺军团菌(冷凝水/冷却水)等,防止空调系统成为污染源。
常用检测仪器
完成上述项目的检测需要依赖一系列精密的专业仪器:
空气质量监测类: 大气采样器(用于颗粒物、微生物气溶胶)、多气体检测仪/单项气体检测仪(CO2, CO, O3等)、甲醛检测仪、TVOC检测仪、颗粒物计数器(PM2.5/PM10)、温湿度计、风速仪、菌落采样器(撞击式/沉降式)。
水质检测类: 便携式水质多参数分析仪、余氯/总氯测定仪、浊度仪、pH计、电导率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用于检测耗氧量、尿素、氨氮等)。
微生物检测类: 恒温培养箱(细菌/真菌培养)、高压灭菌锅、生物安全柜、显微镜、微生物快速检测系统(如ATP荧光检测仪用于洁净度快速筛查)。
物理因素检测类: 声级计(噪声)、照度计、辐射热计。
实验室分析类: 气相色谱仪(GC,用于苯系物、TVOC等)、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用于甲醛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用于重金属元素)等大型精密仪器(部分项目可能需送专业实验室)。
主要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是保证结果准确可靠的前提:
现场采样: 根据国家规范(如GB/T 18204系列、GB/T 5750系列)选择合适的采样点、采样高度、采样频率和采样时间。使用经过检定校准的采样仪器,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采集空气、水、物体表面涂抹、公共用品用具等样品。采样过程需保证无菌操作(微生物样品)并做好现场记录。
实验室分析:
- 理化指标: 主要采用分光光度法、电化学法(电极法)、色谱法(GC, HPLC)等。
- 微生物指标: 采用平皿培养计数法(如倾注法、涂布法、滤膜法)、酶底物法、PCR法等。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样品处理、接种、培养、计数和鉴定。
物理因素: 使用专用仪器(声级计、照度计等)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现场直接测量读数。
快速检测: 在部分场景下,会使用便携式快检仪器(如手持式气体检测仪、ATP荧光检测仪)进行初步筛查,但结果通常不作为法定依据,需配合实验室方法确认。
遵循的检测标准
公共场所和学校卫生检测工作必须严格遵循国家颁布的相关卫生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
综合卫生标准:
- GB 37488-2019 《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 (核心标准,取代了旧版GB 9663~9673、GB 16153)
- GB/T 18204 系列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规定了各项指标的检验方法)
- WS 394-2012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 GB 50736-2012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涉及新风量要求)
学校卫生专用标准:
- GB/T 17225-1998 《中小学校教室采暖温度标准》
- GB/T 17226-1998 《中小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
- GB 7793-2010 《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
- GB/T 18205-2012 《学校卫生综合评价》
- GB 50099-2011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涉及采光、通风、噪声等要求)
- 各地教育、卫生部门制定的学校卫生管理相关细则。
饮用水标准: GB 5749-2022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及 GB/T 5750-2023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游泳池水标准: GB 37488-2019 中包含相关要求,有时也参考 CJ/T 244-2016 《游泳池水质标准》。
执行检测的机构需具备相应的资质认定(CMA)和/或实验室认可( ),确保其人员、设备、环境和检测能力符合标准要求,出具的检测报告才具有法律效力和公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