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压设备及钢质管道检测技术指南
一、检测目的
- 确保设备与管道在运行中的安全性,预防泄漏、爆破等事故。
- 验证承压部件的完整性和使用寿命。
- 满足国家法规(如《特种设备安全法》)及行业标准(TSG 21、API 570)要求。
二、承压设备检测项目
(一)常规检测项目
-
- 内容:检查表面腐蚀、裂纹、变形、焊缝质量。
- 工具:内窥镜、放大镜、光照设备。
- 标准:ISO 17638。
-
- 方法:超声波测厚仪(UT)。
- 重点区域:腐蚀减薄区、弯头、接管部位。
-
- 磁粉检测(MT):检测表面及近表面裂纹(适用于铁磁性材料)。
- 渗透检测(PT):非磁性材料表面缺陷检查。
- 射线检测(RT):焊缝内部气孔、夹渣检测。
- 超声波检测(UT):深层缺陷及分层检测(TOFD或相控阵技术)。
-
- 目的:分析材料微观组织变化(如高温蠕变、晶间腐蚀)。
- 采样方式:现场复膜或切割取样。
(二)专项检测项目
-
- 安全阀起跳压力测试。
- 压力表、温度计校准。
-
- 液压试验:1.25倍设计压力保压检查。
- 气压试验(危险性介质慎用)。
-
- 有限元模拟(FEA)或应变片测量,评估局部应力集中。
三、钢质管道检测项目
(一)通用检测
-
- 涂层完整性检查(电火花检测)。
- 土壤腐蚀性测试(CIPS电位测量)。
-
- 智能清管器(PIG)扫描壁厚变化。
- 腐蚀挂片法分析介质侵蚀速率。
-
- 射线探伤(RT)或全自动超声波检测(AUT)。
(二)特殊工况检测
-
- 蠕变损伤评估(硬度测试、金相分析)。
- 热成像检查保温层失效。
-
- 3D坐标定位与埋深检测。
- 阴极保护系统有效性测试(如极化电位)。
-
- 振动频谱分析,判断是否需增设支架。
四、检测周期与标准
-
- 承压设备:3~6年(依据TSG 21-2016)。
- 工业管道:API 570推荐3~10年,高风险区域缩短周期。
-
- 介质泄漏、异常振动、超压停机后。
五、检测流程
-
- 设备停机、排空介质、表面清理。
- 历史数据调阅(如上次检测报告)。
-
- 按优先级对高风险区域优先检测。
- 记录缺陷位置、尺寸及评级(如ASME VIII分级)。
-
- 缺陷修复(补焊、局部更换)。
- 出具检测报告,存档备案。
六、前沿技术应用
-
- 激光扫描生成3D模型比对原始设计。
- 无人机搭载相机检查高空管道。
-
- 光纤传感实时监测应力、温度。
- 声发射技术捕捉裂纹扩展信号。
七、常见问题与对策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64
221
199
207
202
206
216
208
219
222
208
207
211
209
201
200
213
204
211
208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