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检测原理
- 内源基因(质控基因):验证DNA提取质量(如大豆凝集素基因 Le1)。
- 外源基因:筛查通用元件(如35S启动子、NOS终止子)及品系特异性基因(如 CP4-EPSPS)。
- 品系特异性序列:鉴定特定转化事件(如GTS 40-3-2的旁侧序列)。
检测项目详述
1. 内源基因检测(质量控制)
- 目的:确认DNA提取有效且无PCR抑制物。
- 靶标基因:大豆凝集素基因 Le1(预期条带:118 bp)。
- 意义:若 Le1 未扩增,表明DNA降解或存在抑制物,需重新提取样本。
2. 外源基因筛查(转基因成分初筛)
- (1) 通用调控元件检测
- 35S启动子(CaMV 35S):检测多数转基因作物的通用启动子(预期条带:195 bp)。
- NOS终止子(农杆菌来源):筛查外源基因的转录终止信号(预期条带:180 bp)。
- (2) 标记基因检测
- CP4-EPSPS 基因: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的核心外源基因(预期条带:172 bp)。
3. 品系特异性检测(转化事件鉴定)
- 靶标:外源基因插入位点的旁侧序列(如GTS 40-3-2品系的基因组-外源DNA连接区)。
- 示例引物:
- 正向引物:靶向大豆基因组插入位点侧翼序列。
- 反向引物:靶向 CP4-EPSPS 基因。
- 意义:区分不同转基因品系(如MON87701与GTS 40-3-2),避免外源基因相同导致的误判。
4. 阴性对照与空白对照
- 阴性对照:非转基因大豆DNA,确保无假阳性。
- 空白对照:无菌水替代模板,排除试剂污染。
检测流程关键步骤
- DNA提取:采用CTAB法或试剂盒提取,测定A260/A280比值(1.8~2.0)。
- PCR扩增:
- 反应体系:含 Taq 酶、dNTPs、特异性引物对。
- 循环条件:预变性(94℃, 5 min)→ 35循环(94℃变性, 55~60℃退火, 72℃延伸)→ 终延伸(72℃, 7 min)。
- 电泳分析:1.5%~2%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预期条带。
结果判定
- 阳性:内源基因(Le1)+ 至少一个外源基因条带同时出现。
- 阴性:仅内源基因条带,无非特异扩增。
- 无效:内源基因未检出,需重复实验。
注意事项与质量控制
- 防污染措施:分区操作、使用UNG酶降解残留DNA。
- 引物验证:BLAST比对确保特异性,避免非靶标扩增。
- 重复实验:阳性结果需两次独立实验确认。
- 标准物质对照:使用已知转基因含量标准品(如5% GTS 40-3-2)验证灵敏度。
技术局限性与展望
- 局限性:定性PCR无法定量,且依赖已知序列信息。
- 发展趋势:多重PCR同步检测多靶标,数字PCR提升定量精度,结合侧翼序列测序应对新型转基因事件。
结语
上一篇: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下一篇:农业标记基因NPTII、HPT和PMI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