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检测项目与指标
1. 红细胞系统检测
-
- 检测方法:自动化血液分析仪通过电阻抗或激光散射技术计数。
- 正常范围:男性4.3-5.8×10¹²/L,女性3.8-5.1×10¹²/L。
- 临床意义:
- 增高:脱水、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原缺氧。
- 降低:贫血(如缺铁性、溶血性)、失血、骨髓抑制。
-
- 检测原理:比色法测定血红蛋白含量。
- 参考值:男性130-175g/L,女性115-150g/L。
- 意义:直接反映携氧能力,诊断贫血的黄金标准。
-
- 方法:离心法或仪器计算。
- 正常值:男性38%-50%,女性34%-45%。
- 应用:判断血液浓缩或稀释,指导补液治疗。
-
- MCV(平均体积):80-100fL,鉴别贫血类型(小细胞性MCV↓,大细胞性MCV↑)。
- MCH(平均血红蛋白量):27-34pg,评估血红蛋白合成。
- MCHC(平均浓度):320-360g/L,辅助诊断地中海贫血。
-
- 特殊染色法:评估骨髓造血功能,正常0.5%-1.5%。
- 升高:溶血或出血后造血活跃;降低:再生障碍性贫血。
2. 白细胞系统检测
-
- 检测技术:自动化计数结合流式细胞术。
- 参考范围:成人4-10×10⁹/L。
- 异常提示:
- ↑:细菌感染、白血病、应激反应。
- ↓:病毒感染、药物毒性、脾功能亢进。
-
- 方法:显微镜人工分类或仪器五分类技术。
- 关键亚群:
细胞类型 占比 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 40%-75% 化脓性感染↑,化疗后↓ 淋巴细胞 20%-40% 病毒性感染↑(如E),HIV↓ 嗜酸性粒细胞 0.5%-5% 过敏、寄生虫感染↑ 单核细胞 3%-10% 结核、慢性炎症↑
-
- 中性粒细胞毒性颗粒:提示严重细菌感染。
- 异型淋巴细胞:>10%考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二、检测流程与质量控制
- 样本采集: EDTA抗凝静脉血2mL,避免溶血。
- 仪器分析:Sysmex XN系列等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完成初筛。
- 复检规则:触发异常报警时需手工涂片镜检,确保形态学异常不漏诊。
- 影响因素:剧烈运动后WBC可一过性增高20%,需静息30分钟后采血。
三、临床应用场景
- 贫血诊断分层
-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铁蛋白验证缺铁。
- 大细胞性贫血:补充维生素B12/叶酸检测。
- 感染鉴别
- 细菌感染:中性粒细胞↑伴核左移。
- 病毒感染:淋巴细胞↑,可能出现异型淋巴细胞。
- 血液肿瘤筛查
- 原始细胞出现提示急性白血病可能。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嗜酸粒细胞显著增高。
- 放化疗监测
- WBC<2×10⁹/L需紧急升白治疗,预防感染风险。
四、技术创新与局限
- 流式细胞术应用:CD4+/CD8+淋巴细胞亚群计数用于HIV分期。
- 局限性:难以区分某些白血病亚型,需结合骨髓活检及遗传学检查。
上一篇:小麦增碎率检测下一篇:一次拉丝每厘米磨辊生产面粉能力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15
175
158
176
172
173
183
176
174
187
181
169
172
171
165
165
174
171
178
177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