阪歧肠杆菌检测项目详解
一、阪歧肠杆菌简介
二、检测目的
- 食品安全保障:预防阪歧肠杆菌污染婴幼儿配方奶粉、乳制品等高风险食品。
- 公共卫生防控:降低新生儿和免疫力低下人群的感染风险。
- 生产环境监控:追踪食品加工设备、生产环境的污染源。
三、核心检测项目
1. 样本类型
- 食品类:奶粉(特别是婴幼儿配方奶粉)、乳制品、淀粉类食品、干燥食品等。
- 环境样本:生产设备表面、水源、空气尘埃等。
- 临床样本:新生儿粪便、血液、脑脊液(需结合临床诊断)。
2. 检测流程
(1) 样本前处理
- 食品样本:无菌称取25g样品,加入225mL增菌液(如缓冲蛋白胨水或改良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肉汤-mLST)。
- 环境样本:采样拭子浸泡于增菌液中震荡洗脱。
(2) 选择性增菌
- 使用阪歧肠杆菌专用增菌液(如EE肉汤),36±1℃培养18-24小时,增强目标菌浓度。
(3) 分离培养
- 接种至选择性琼脂平板(如DFI琼脂、VRBG琼脂),37℃培养24-48小时。
- 典型菌落特征:DFI平板上呈蓝绿色菌落,周围有黄色晕环。
(4) 生化鉴定
- 关键生化试验:
- 氧化酶试验(阴性)
- 葡萄糖发酵(产酸产气)
- α-葡萄糖苷酶活性(阳性,阪歧肠杆菌特异性标志)
- 柠檬酸盐利用(阳性)
- 赖氨酸脱羧酶(阴性)
(5) 分子生物学检测
- PCR检测:针对阪歧肠杆菌特有基因(如gluA、ompA、ITS序列)进行扩增,确认种属。
- 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快速定量检测,适用于高通量筛查。
- 全基因组测序(WGS):用于溯源分析和耐药性研究。
(6) 血清学分型
- 通过O抗原和H抗原分型,确定菌株的血清型(如O1、O2等),辅助流行病学调查。
3. 快速检测技术
- 免疫层析试纸条:基于抗原抗体反应,适用于现场筛查。
- MALDI-TOF质谱:通过蛋白质指纹图谱快速鉴定菌种。
四、检测标准与限值
- 国际标准:
- ISO 22964:2017:食品和饲料中阪歧肠杆菌检测方法。
- FDA Bacteriological Analytical Manual (BAM):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推荐方法。
- 中国标准:
- GB 4789.4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阪歧肠杆菌检验。
- 限值要求:
- 婴幼儿配方奶粉中不得检出阪歧肠杆菌(0 CFU/100g)。
五、注意事项
- 避免交叉污染:检测过程需严格无菌操作,防止环境或试剂污染。
- 假阳性/假阴性控制:使用内参基因验证PCR结果,结合生化试验综合判断。
- 生物安全:阪歧肠杆菌为条件致病菌,实验废弃物需高压灭菌处理。
六、总结
上一篇:温度控制范围检测下一篇:孔雀石绿及代谢物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