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鱼检测项目全解析
一、产地环境检测
- 水质分析:检测汞(≤0.05mg/kg)、铅(≤0.5mg/kg)、镉(≤0.1mg/kg)、砷(≤0.5mg/kg)等重金属;化学需氧量(COD≤3mg/L)、有机磷农药(如敌敌畏≤0.001mg/L)等污染物。
- 底泥检测:筛查多氯联苯(PCBs)、多环芳烃(PAHs)等持久性有毒物质,避免沉积物污染影响鱼类生长。
二、养殖投入品检测
- 饲料安全
- 成分检测:禁止使用转基因原料、动物源性饲料(同源性污染风险)。
- 违禁添加物:氯霉素、己烯雌酚等抗生素及激素;黄曲霉毒素B1(≤10μg/kg)。
- 渔药与消毒剂
- 禁用药物:硝基呋喃类、孔雀石绿、结晶紫等(检出即为不合格)。
- 限用药物残留:恩诺沙星(≤100μg/kg)、磺胺类(总量≤100μg/kg)。
三、鱼体健康与安全性检测
-
- 重金属:重点关注甲基汞(≤0.5mg/kg)及无机砷的蓄积量。
- 药物残留:四环素类(≤100μg/kg)、喹诺酮类(如恩诺沙星)等抗生素多残留分析。
- 污染物:多氯联苯(PCBs总量≤0.5mg/kg)、六六六(≤0.1mg/kg)等持久性有机物。
- 新鲜度指标:挥发性盐基氮(≤15mg/100g),判断腐败程度。
-
- 致病菌:沙门氏菌(不得检出)、副溶血性弧菌(≤100MPN/g)。
- 卫生指标:菌落总数(≤5×10⁴ CFU/g)、大肠菌群(≤30MPN/100g)。
四、包装与储运检测
- 包装材料:检测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如DEHP≤1.5mg/kg)、重金属迁移量(铅≤1mg/kg)。
- 储运条件:冷链温度监控(冻品≤-18℃,冰鲜品0-4℃),防止微生物滋生。
五、检测方法与标准依据
- 仪器分析:GC-MS检测农药残留,HPLC测定抗生素,原子荧光光谱法测汞、砷。
- 标准规范:依据《绿色食品 水产品》(NY/T 842-2021)及GB 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等。
六、认证流程与市场监督
- 认证步骤:环境评估→投入品审查→抽样检测(至少检测20项指标)→综合评审。
- 市场抽检:2022年国家抽检合格率为97.5%,主要不合格项为恩诺沙星超标和孔雀石绿违规使用。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63
221
199
207
201
205
216
208
216
220
207
207
211
208
201
198
213
203
211
206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