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化学腐蚀性检测:核心检测项目与方法解析
一、常规检测项目
-
- 方法:静态浸泡法(ASTM G31)、动态循环法(模拟流动介质)。
- 参数:腐蚀失重(g/m²·h)、平均腐蚀深度(mm/a)。
- 适用材料:金属、合金、非金属(如塑料、陶瓷)。
-
- 点蚀与缝隙腐蚀:
- 采用临界点蚀温度(CPT)测试(ASTM G48),通过FeCl₃溶液加速腐蚀,测定材料发生点蚀的最低温度。
- 缝隙腐蚀模拟装置测量腐蚀电流密度变化。
- 晶间腐蚀:
- 铜-硫酸铜试验(ASTM A262)检测不锈钢晶界贫铬现象。
- 硝酸浸泡法量化晶间腐蚀深度。
- 点蚀与缝隙腐蚀:
-
- 恒载荷法:施加80%~90%屈服强度的应力,观察开裂时间(如ASTM G36)。
- 慢应变速率试验(SSRT):以10⁻⁶~10⁻⁴ s⁻¹应变速率拉伸试样,测定断裂延伸率损失。
二、特殊场景检测项目
-
- 高温高压腐蚀:高压釜模拟油气田环境(如H2S+CO2+Cl⁻体系),测试温度可达300℃、压力30MPa(参考NACE TM0177)。
- 低温腐蚀:液氮/液氧环境下金属脆性评估。
-
- 采用SRB(硫酸盐还原菌)培养体系(ASTM D4412),通过电化学噪声技术监测微生物膜对腐蚀电位的影响。
-
- 盐雾试验:中性盐雾(NSS)、醋酸盐雾(ASS)评估涂层耐候性(ISO 9227)。
- 划格试验:量化涂层附着力损失(ASTM D3359)。
-
- 强酸/强碱耐受性:98%浓硫酸(碳钢)、40% NaOH(镍基合金)的长期浸泡试验。
- 有机溶剂溶胀性:塑料在苯、丙酮中的体积变化率测试(ISO 175)。
三、核心检测技术解析
-
- 动电位极化曲线:测定自腐蚀电流密度(icorr)、判断材料钝化行为。
- 电化学阻抗谱(EIS):分析涂层孔隙率或腐蚀产物膜电阻。
-
- 循环腐蚀试验(CCT):结合盐雾、湿热、干燥多阶段循环(如Prohesion循环),模拟真实环境。
- 湿热试验:85℃/85%RH条件下评估高分子材料水解老化。
-
- SEM/EDS:观察腐蚀形貌,定位元素偏析区域。
-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腐蚀产物化学态(如Cr₂O₃与Cr(OH)₃比例)。
四、行业应用差异示例
行业 | 重点关注项目 | 典型标准 |
---|---|---|
石油化工 | H2S应力腐蚀、高温硫腐蚀 | NACE MR0175/ISO 15156 |
医疗器械 | 体液模拟液腐蚀(如Hank's溶液) | ISO 10993-15 |
海洋工程 | 海水全浸试验、生物污损腐蚀 | ASTM D1141-98 |
五、检测结果应用方向
- 材料选型优化:对比不同合金在特定介质中的腐蚀速率。
- 工艺改进:通过钝化处理降低不锈钢晶间腐蚀倾向。
- 寿命预测:结合Arrhenius方程推算材料在服役温度下的耐久年限。
上一篇:弹性模量、泊松比检测下一篇:小色差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0
11
10
10
12
12
11
10
10
14
13
8
14
15
12
13
15
15
12
14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