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耐香烟灼烧性能检测技术指南
一、检测概述
二、核心检测项目
1. 外观变化评估
- 检测内容:香烟灼烧后表面是否出现变色、起泡、熔融、裂纹等可视缺陷。
- 评判标准:目视或显微镜观察,对比未灼烧区域,按标准等级(如无变化、轻微变化、显著损伤)分类记录。
2. 炭化面积测量
- 检测方法:使用游标卡尺或图像分析软件测量灼烧区炭化痕迹的最大直径或面积。
- 合格阈值:依据行业标准(如GB/T 17658),通常要求炭化面积<10 mm²或直径<5 mm。
3. 燃烧持续时间
- 检测要点:记录香烟从接触材料到自行熄灭的时间,判断材料的阻燃性。
- 安全标准:若燃烧时间超过30秒或引发持续明火,则判定不合格。
4. 残留物分析
- 检测内容:灼烧后烟灰、焦油等残留物的附着程度及清除难度。
- 评估方式:用软布轻擦表面,检查残留物是否造成永久性污染或损伤。
5. 气味与烟雾生成
- 检测项目:灼烧过程中是否释放刺激性气体或浓烟。
- 仪器辅助:通过气体传感器或人工嗅辨评估气味毒性等级。
6. 材质损伤深度
- 检测方法:剖切灼烧区域,测量炭化层或热降解层的厚度(如使用千分尺)。
- 适用对象:多层复合材料或涂层需分层评估损伤深度。
7. 温度传递监测
- 检测技术:使用红外热像仪或热电偶记录灼烧点及周围区域的温度分布。
- 安全指标:背面温度升高不应超过环境温度45℃(如ISO 5657要求)。
三、检测步骤流程
- 样品准备:按标准裁剪试样(通常≥100×100 mm),表面清洁无处理。
- 测试环境:温度(23±2)℃、湿度(50±5)% RH,无风环境。
- 操作方法:
- 将点燃的香烟(指定品牌,如红塔山)水平放置于试样表面,燃烧至自然熄灭。
- 重复测试3次,每次间隔≥50 mm。
- 数据记录:拍摄灼烧前后对比图,记录时间、温度、损伤特征。
四、依据标准
- 国际标准:ISO 5657(塑料表面燃烧特性)、ASTM D2180(纺织品抗香烟灼烧)
- 中国标准:GB/T 17658-2018《建筑材料耐香烟灼烧性能试验方法》
- 行业规范:汽车内饰件QC/T 15-92、家具QB/T 1952.1
五、检测结果应用
- 判定材料是否符合防火等级要求(如B1级阻燃材料);
- 指导生产工艺改进(如添加阻燃剂、优化表面涂层);
- 为产品安全认证(如UL、CE)提供数据支持。
六、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