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沸试验后内结合强度检测:核心检测项目解析
引言
煮沸试验的目的
内结合强度定义与测试原理
核心检测项目详解
-
- 方法:未处理样品直接测试,提供基准值。
- 标准:参照ISO 16978或ASTM D1037,要求至少5个平行样本取平均值。
-
- 计算公式: 保留率(%)=(煮沸后强度/初始强度)×100
- 意义:保留率低于70%(行业常见阈值)表明材料耐湿热性差。
-
- 步骤:称量煮沸前后质量,计算吸水率: 吸水率(%)= [(M₂-M₁)/M₁] ×100
- 影响:高吸水率(如≥20%)可能导致内部应力破坏结合界面。
-
- 目测评估:观察煮沸后表面是否起泡、开裂或明显分层。
- 显微镜/SEM检测:扫描电镜分析界面裂纹、胶层脱落等微观失效模式。
-
- 技术手段:SEM观察树脂分布、纤维浸润性变化,判定湿热对界面化学键的影响。
-
- 方法:煮沸后干燥至恒重,测试强度恢复能力,评估材料可逆性损伤程度。
检测流程
- 样品制备:按标准裁剪试样(通常50×50mm),边缘打磨避免应力集中。
- 煮沸处理:100℃蒸馏水中浸泡指定时长,迅速转移至冷水终止反应。
- 表面处理:擦干表面水分,室温平衡24小时或强制干燥至含水率稳定。
- 强度测试:使用万能试验机以2mm/min速率加载,记录断裂峰值。
- 数据采集:剔除异常值(偏差>15%需重测),计算平均值及标准差。
关键影响因素
- 材料组分:酚醛树脂比脲醛树脂耐水性更优,纤维含量高可能加剧吸湿膨胀。
- 工艺参数:热压温度不足导致胶黏剂固化不完全,煮沸后易分层。
- 煮沸条件:时间过长(>6小时)可能过度破坏结构,需按产品使用场景定制测试时长。
数据解读与应用
- 合格判定:若煮沸后保留率≥80%,通常视为合格(如船舶用复合板);食品包装材料要求更高(≥90%)。
- 改进方向:若分层严重,需优化胶黏剂耐水性或增加防水涂层;微观裂纹多则调整热压工艺参数。
上一篇:波像差检测下一篇:光栅槽线方向与毛坯边缘倾斜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3
10
9
16
11
27
15
17
15
18
17
16
18
16
15
15
17
18
21
16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