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燃烧性能检测:核心检测项目详解
一、基础燃烧性能检测
-
- 标准依据:IEC 60332-1、GB/T 18380.11
- 测试方法:将单根电缆垂直固定,用特定火焰(1kW甲烷火焰)灼烧20秒,观察燃烧是否延燃及炭化高度。
- 判定标准:火焰移除后,试样自熄时间≤30秒,炭化高度≤50mm。
- 应用场景:评估电线短路引发单根燃烧时的阻燃能力。
-
- 标准依据:IEC 60332-3、GB/T 18380.35
- 测试方法:将多根电缆成束垂直排列(根据类别选择如A/B/C类),用20.5kW火焰持续燃烧20分钟,观察火焰蔓延高度及燃烧时间。
- 判定标准:炭化高度≤2.5m(A类最严苛),燃烧停止后残焰时间≤1小时。
- 应用场景:模拟电缆桥架、竖井等密集敷设环境下的火势控制能力。
二、附加燃烧性能评估
-
- 标准依据:IEC 61034、GB/T 17651
- 测试方法:在密闭燃烧室中点燃电缆,测量烟雾透光率(光衰减法)。
- 判定标准:透光率≥60%(低烟型电缆需满足更高要求)。
- 应用场景:地铁、机场等人员密集场所,要求火灾中保持逃生通道可见性。
-
- 标准依据:IEC 60754、GB/T 17650
- 测试方法:燃烧电缆后收集气体,通过滴定法测定HCl、HBr等卤酸含量。
- 判定标准:卤酸气体总量≤5mg/g(无卤电缆需≤0.5%)。
- 应用场景:核电站、数据中心等对设备腐蚀敏感的场所。
-
- 标准依据:EN 50305、NF X70-100
- 测试方法:分析燃烧释放的CO、HCN、NOx等毒性气体浓度,计算综合毒性指数。
- 判定标准:毒性指数低于临界值(如EN 50305要求≤5.0)。
- 应用场景:高铁、船舶等密闭空间逃生时间长的场景。
三、其他关键性能指标
-
- 标准依据:GB/T 2406、ASTM D2863
- 测试方法:测定材料在氮氧混合气体中维持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气浓度。
- 判定标准:LOI≥28%为阻燃材料,≥35%为高阻燃材料(如交联聚乙烯)。
-
- 标准依据:IEC 60331、GB/T 19216
- 测试方法:在750~950℃火焰中持续燃烧90分钟,检查电缆是否保持电路完整性。
- 判定标准:试验期间不短路、不断路。
- 应用场景:消防系统、应急电源线路。
四、特殊应用场景的附加测试
应用领域 | 额外检测项目 | 典型标准 |
---|---|---|
轨道交通 | 烟毒性(EN 45545-2)、防滴落(DIN 5510-2) | EN 45545、TB/T 3138 |
核电设施 | 耐辐射性、LOCA试验(失水事故模拟) | IEEE 383、RCC-E |
海上平台 | 耐盐雾腐蚀、耐火+机械冲击试验 | IEC 60092-350、API 14F |
数据中心 | 燃烧热释放速率(锥形量热仪测试) | UL 1685、NFPA 262(FT4级) |
五、检测流程与认证要点
- 样品预处理:依据标准要求进行温度、湿度调节(如23℃/50% RH环境放置24小时)。
- 分级认证:
- 普通阻燃(ZR):通过单根垂直燃烧试验。
- 低烟无卤(LSZH):满足卤酸含量≤0.5%、烟密度透光率≥60%。
- 耐火电缆(NH):通过750℃/90分钟耐火试验。
- 国际认证标志:UL(美国)、CE(欧盟)、CCC(中国强制认证)、PSE(日本)。
六、技术发展趋势
- 环保阻燃剂替代:逐步淘汰含卤阻燃剂,推进氮-磷系、金属氢氧化物等无卤阻燃技术。
- 动态燃烧模拟:结合CFD(计算流体力学)模拟电缆在真实火场中的燃烧行为。
- 智能检测设备:采用红外热成像实时监测燃烧温度场分布。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62
220
199
207
200
205
215
208
215
220
207
207
211
208
200
198
213
202
211
206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