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序列-交变湿热(第一次循环)检测技术规范
一、检测目的
二、核心检测项目
-
- 温度范围:高温段(如+55℃至+65℃)、低温段(如-10℃至0℃)
- 湿度控制:高温高湿阶段(如95%RH ±3%)、低温高湿阶段(85%RH ±5%)
- 循环次数:完整周期包含升温、恒温、降温、低温恒温等阶段,首次循环需记录各阶段时间节点
- 升降温速率:标准要求(如≤1℃/min),需监测实际设备性能
-
- 绝缘电阻:湿热暴露后测量(DC 500V,≥100MΩ)
- 耐压强度:工频耐压试验(如1500V/60s,无击穿)
- 导通性检测:连接器/触点接触电阻变化率(ΔR≤±10%)
-
- 紧固件扭矩衰减测试(对比初始值)
- 塑料部件尺寸变化率(卡尺测量,±0.5%容差)
- 运动部件润滑性能(启动力矩变化监测)
-
- 高分子材料黄变指数(ΔYI≤2.0)
- 金属部件氧化腐蚀等级(ASTM B117盐雾评级对比)
- 涂层附着力测试(划格法,0-1级合格)
-
- IP防护等级验证(如IP67设备需通过1米水深30分钟测试)
- 气压衰减法密封检测(压降≤5%初始值)
-
- 内部积水检测(称重法,增量≤0.1g)
- 排水通道有效性验证(染料示踪法)
三、关键判定标准
检测项目 | 合格标准 | 引用规范 |
---|---|---|
绝缘性能 | ≥100MΩ@500VDC | IEC 60664-1 |
金属腐蚀 | 无可见红锈(48h观测周期) | ISO 9227 |
塑料变形 | 尺寸变化率≤0.8% | ASTM D1042 |
密封完整性 | 氦检漏率≤1×10^-6 mbar·L/s | MIL-STD-810G Method 507 |
四、测试设备要求
- 交变湿热试验箱(温湿度均匀度≤±1℃/±3%RH)
- 多通道数据记录仪(温度/湿度采样间隔≤1min)
- 高精度绝缘电阻测试仪(分辨率0.1MΩ)
- 三维影像测量仪(精度±1μm)
五、首次循环特殊关注点
- 凝结水观察:重点检测非密封接缝处的毛细渗透现象
- 冷热冲击响应:记录温度骤变时材料的脆化/形变趋势
- 恢复特性:测试结束后在标准大气条件(25℃/50%RH)下恢复24h的性能回滞
六、典型失效模式
- PCB板离子迁移导致的微短路
- 硅橡胶密封圈永久性形变
- 多层复合材料的分层现象
- 电化学迁移引发的触点腐蚀
七、数据记录要求
- 连续记录温湿度曲线(采样率≥1次/分钟)
- 保存测试前后高清对比照片(1000万像素以上)
- 异常瞬态数据标注(如冷凝水突然增多时段)
八、注意事项
- 样品预处理:测试前需在标准大气条件下稳定24h
- 负载模拟:带电器件需施加额定工作电压
- 监测点布局:关键部件应布置独立温湿度传感器
- 安全防护:高湿阶段后需执行除湿程序再开门
上一篇:连接器连接装置的有效性检测下一篇:热应力分层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64
221
200
208
204
207
218
211
222
223
209
208
213
211
203
201
215
206
213
209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