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检测项目
-
- 目的:评估引脚在一次性受力下的最大承载能力及塑性变形阈值。
- 方法:
- 三点弯曲试验:将引脚水平放置于两个支撑点,中间施加垂直压力至断裂,记录最大载荷。
- 四点弯曲试验:均匀分布载荷,减少局部应力集中,更适用于长引脚测试。
- 标准参考:
- JESD22-B117(半导体器件引脚强度测试)规定加载速度≤10 mm/min。
- IPC-610 要求引脚变形量不超过厚度的10%。
-
- 目的:模拟实际使用中反复弯折对引脚的疲劳损伤。
- 方法:
- 固定引脚一端,另一端以固定频率(通常5~30 Hz)往复弯曲,直至断裂。
- 记录循环次数,绘制S-N曲线(应力-寿命曲线)。
- 关键参数:
- 弯曲角度(±15°~±45°)
- 循环次数(如10,000次为工业级标准,汽车电子需≥50,000次)。
- 标准参考:
- EIA-364-41C(电子连接器测试程序)规定测试后接触电阻变化需≤20%。
-
- 目的:分析材料在断裂前的变形能力,避免脆性断裂风险。
- 方法:
- 拉伸试验机测试引脚的延伸率,计算断后伸长率(≥15%为合格)。
- 微观观测断口形貌(韧性断口 vs. 脆性断口)。
- 适用标准:
- ASTM E8/E8M(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标准)。
-
- 目的:验证引脚与焊盘/基板的结合可靠性。
- 方法:
- 推拉力测试:垂直于焊接面施加力,记录焊点剥离时的最大值。
- 剪切测试:水平方向施加力,模拟电路板变形时的应力。
- 合格标准:
- IPC-9701 规定焊点承受力需≥2.5 N/mm²(无铅焊料)。
二、检测设备与工具
- 万能材料试验机:用于静态弯曲、拉伸测试,精度需达±0.5% FS。
- 高频疲劳试验机:支持动态弯曲测试,配备角度传感器与计数器。
- 显微镜与SEM:观测引脚表面裂纹、断口形貌及焊点微观结构。
- 环境试验箱(可选):模拟高低温(-40°C~125°C)或湿度条件对弯曲性能的影响。
三、失效模式与结果分析
-
- 脆性断裂:引脚无塑性变形直接断裂,多因材料热处理不当或杂质超标。
- 疲劳裂纹扩展:动态测试中裂纹从应力集中处(如引脚根部)逐渐延伸。
- 焊点剥离:界面结合力不足,常见于焊接温度或浸润时间控制不当。
-
- 材料优化:选用高延展性铜合金(如C5191、C5210)或镀层工艺改良(镀金/镀锡厚度调整)。
- 结构设计:增加引脚根部圆角半径以降低应力集中。
- 工艺控制:严格监控回流焊温度曲线,避免虚焊或过热脆化。
四、行业应用案例
- 汽车电子:ECU连接器需通过50,000次弯曲疲劳测试(-40°C~150°C温度循环)。
- 航天级元件:依据 MIL-STD-883 标准,引脚静态强度需≥5 N,且断口无分层缺陷。
- 消费电子:USB-C接口引脚需满足插拔10,000次后接触电阻≤30 mΩ。
五、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9
12
12
15
20
15
19
13
17
20
20
16
15
17
15
19
19
23
19
20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