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挠性印制板弯曲疲劳检测的重要性
二、核心检测项目及方法
1. 常规性能检测(测试前基线验证)
- 外观检查:观察线路有无划痕、基材分层、覆盖膜破损。
- 电气性能测试:通过导通测试(如四线法)和绝缘电阻测试(500V DC)验证初始电气性能。
- 尺寸精度:测量导线宽度、间距、孔径等是否符合设计公差。
2. 弯曲疲劳专项检测
(1) 动态弯曲疲劳测试
- 目的:模拟反复弯曲场景(如折叠屏手机每日开合)。
- 方法:
- 测试设备:采用伺服电机驱动的弯曲测试机,可设定弯曲角度(如180°)、速度(如20次/分钟)和循环次数。
- 测试条件:
- 弯曲半径(R值):通常为板厚的5~10倍(如R=1mm)。
- 循环次数:依据产品要求(如10万次)。
- 监控参数:实时监测电阻变化,记录断裂前循环次数或电阻突增值(超过10%判定为失效)。
- 标准参考:IPC-6013D(挠性印制板性能规范)。
(2) 静态弯曲保持测试
- 目的:评估长期固定弯曲状态下的材料抗疲劳性。
- 方法:
- 将样品弯曲至固定角度(如90°),保持24~168小时。
- 恢复后检查线路是否断裂、基材是否分层。
(3) 弯折寿命测试(折叠区域专项)
- 目的:针对折叠屏等高频弯折场景,评估极限寿命。
- 方法:
- 使用精密夹具模拟折叠动作(如0°→180°→0°为1次循环)。
- 加速测试:增加弯曲频率(如60次/分钟),结合高温(85℃)或低温(-40℃)环境验证极端条件下的性能。
(4) 扭转疲劳测试
- 目的:评估复杂应力下的可靠性(如穿戴设备弯曲+扭曲场景)。
- 方法:
- 固定样品两端,施加周期性扭力(如±30°)。
- 检测导线断裂或绝缘层开裂情况。
3. 环境组合测试
- 温湿度循环测试:在弯曲疲劳测试中叠加温度(-40℃~125℃)和湿度(85% RH)冲击,加速模拟老化效应。
- 盐雾测试:验证带有金属暴露区域的挠性板在腐蚀环境下的弯曲耐久性。
4. 失效分析
- 显微观察:使用SEM或光学显微镜分析断裂点位置,确认失效模式(如铜箔疲劳断裂 vs 胶层剥离)。
- 断面分析:通过切片观察裂纹扩展路径,评估材料界面结合强度。
- 热机械分析(TMA):检测基材在弯曲应力下的热膨胀系数变化。
三、检测结果评估标准
- 电气性能阈值:导通电阻变化率≤10%,绝缘电阻≥100MΩ。
- 机械性能阈值:
- 无可见裂纹或分层(依据IPC-A-610验收标准)。
- 动态弯曲循环次数需达到设计寿命要求(如消费类产品≥5万次)。
- 环境测试后:电气与机械性能不可逆衰减≤20%。
四、测试注意事项
- 样本代表性:至少选取5~10个样品,涵盖不同批次和关键区域(如弯折线附近)。
- 夹具设计:避免因夹具应力集中导致非测试区域损伤。
- 数据记录:实时记录循环次数、电阻值、温湿度等参数,生成曲线图辅助分析。
五、
- IPC-6013D《挠性印制板的 Qualification and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
- IEC 61215《光伏组件的弯曲测试方法》
- JIS C 5016《挠性印制电路板试验方法》
上一篇:基极-发射极电压之差检测下一篇:整流二极管的标志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4
12
18
10
12
12
16
15
15
15
16
16
20
14
18
21
17
20
15
16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