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系数(注水)检测技术与核心检测项目
一、注水试验基本原理
二、核心检测项目与技术要求
-
- 目的:明确试验层位的岩性、裂隙发育程度及含水层分布。
- 内容:
- 钻孔岩芯编录(裂隙密度、填充物性质)。
- 地下水位埋深测量。
- 试段隔离(使用封隔器或套管,避免上下层水力干扰)。
-
- 标准:依据《水利水电工程注水试验规程》(SL/T 62-2020),压力梯度需小于地层临界水力坡降,防止渗透破坏。
- 检测要点:
- 压力传感器精度不低于0.5% FS。
- 阶梯升压法测试,每级压力稳定时间≥30分钟。
-
- 判定标准:连续4次流量波动小于平均值的5%视为稳定。
- 设备要求:
- 流量计分辨率≤0.1 L/min(低渗透地层需选用微量流量计)。
- 自动记录仪采样间隔≤1分钟。
-
- 关键参数:
- 初始渗透速率(反映表层结构影响)。
- 衰减系数(判断裂隙闭合或淤堵效应)。
- 数据处理:采用非线性回归拟合,剔除异常波动数据点。
- 关键参数:
-
- 影响因素:水温影响水的黏滞系数,需校正至标准温度(通常20℃)。
- 检测方法:
- 实时监测水温(精度±0.5℃)。
- 水质浑浊度检测(判断悬浮物堵塞孔隙风险)。
-
- 公式选择:
- 均质土层:采用修正的Hvorslev公式。
- 裂隙岩体:应用立方定律结合裂隙开度数据。
- 交叉验证:与室内渗透试验(如变水头渗透仪)结果对比,偏差超过1个数量级需复测。
- 公式选择:
三、现场操作关键控制点
- 钻孔护壁:采用清水钻进或低固相泥浆,避免泥皮堵塞渗流通道。
- 试段长度: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19),试段长度宜为3-5倍钻孔直径。
- 数据完整性:记录气象条件(温度、气压)、设备校准证书编号及操作人员资质。
四、工程应用与局限
- 优势:成本低、操作便捷,尤其适合帷幕灌浆效果检测。
- 局限:在高压含水层或渗透性极低(k<10⁻⁷ cm/s)地层中误差较大,需结合压水试验或示踪法。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0
13
14
11
14
11
15
9
13
12
14
14
11
15
15
16
12
13
15
17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