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检测原理与适用条件
-
- 稳态或准稳态噪声源,非脉冲噪声。
- 实验室或现场测量,要求背景噪声低于被测声源至少6 dB。
二、检测项目及关键步骤
1. 测量前准备
- 声源条件 确保声源处于典型工况,记录运行参数(如转速、负载)。
- 环境评估 测量背景噪声(关闭被测声源),验证环境修正因子 �≤2 dBK≤2dB。
- 仪器校准 使用声校准器对声级计进行校准(如94 dB/1 kHz标准信号)。
2. 测量表面与测点布置
- 包络面类型
- 半球形表面:适用于小型声源,半径 �≥2 倍声源尺寸r≥2倍声源尺寸。
- 长方体表面:适用于大型设备,距离声源表面 �=1 md=1m(默认值)。
- 测点数量
- 半球形:至少6个测点(ISO建议10个),均匀分布。
- 长方体:根据声源尺寸分层布置,每面中心点及四角(图1)。
- 附加测点:若相邻测点声压级差超过5 dB,需增加测点。
3. 声压级测量
- 数据采集
- 测量时间:稳态噪声至少10秒,非稳态需覆盖完整周期。
- 频率计权:优先使用A计权(反映人耳响应)。
- 记录各测点等效连续声压级 ��,�Lp,i。
- 背景噪声修正 若被测声源运行时背景噪声与总噪声差值 Δ�<10 dBΔL<10dB: ��,corrected=10lg(100.1��,total−100.1��,background)Lp,corrected=10lg(100.1Lp,total−100.1Lp,background)
4. 声功率级计算
- 平均声压级 ��‾=10lg(1�∑�=1�100.1��,�)Lp=10lg(N1∑i=1N100.1Lp,i)
- 声功率级公式 ��=��‾+10lg(��0)−�LW=Lp+10lg(S0S)−K 其中: �S:测量表面积(半球形 �=2��2S=2πr2,长方体 �=2(��+�ℎ+�ℎ)S=2(lw+lh+wh)); �0=1 m2S0=1m2,�K:环境修正因子。
5. 不确定度评估
- 主要误差源
- 测点数量不足导致空间采样误差(±1 dB);
- 背景噪声修正误差(ΔL <3 dB时误差显著);
- 反射面非理想刚性(需安装吸声材料时修正)。
三、检测报告内容
- 声源描述(型号、工况、安装条件);
- 测量环境(温度、湿度、背景噪声);
- 测点布置图及测量表面参数;
- 原始数据表及声功率级计算结果;
- 不确定度分析及符合性。
四、应用案例与注意事项
-
- 避免强风、高温等干扰环境;
- 声级计需防风罩保护;
- 反射面上方不得放置吸声物体。
五、总结
转成精致网页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1
20
21
18
20
19
19
16
19
19
20
21
21
20
22
30
48
26
31
32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