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检测指南
一、能效等级与限定值
- 日有用得热量(Q):单位采光面积每日有效产热量,1级标准需≥7.5 MJ/m²。
- 平均热损因数(Us):水箱保温性能,1级要求≤22 W/(m³·K)。
- 能效限定值为3级标准,未达标产品不得上市。
二、关键检测项目及方法
-
- 测试条件:模拟标准晴天(总辐照量17 MJ/m²,环境温度25℃±0.5℃),水箱初始水温20℃±1℃。
- 方法:通过高精度温度传感器和太阳模拟器记录温升,计算集热系统在8小时内的有效得热量。
- 设备:太阳模拟器、温度记录仪、流量计。
-
- 测试流程:将水箱加热至50℃后静置,监测24小时内水温下降速率,计算单位容积热损失。
- 环境控制:实验室恒温20℃±1℃,湿度50%±5%。
- 关键点:保温层厚度和材质(如聚氨酯发泡)直接影响结果。
-
- 独立测试:在温差40℃(水箱65℃ vs 环境25℃)下,验证24小时温降是否≤15℃。
- 适用场景:评估长期停用时的热量维持能力。
-
- 综合评价:结合太阳能贡献率与辅助能源效率,全年模拟计算SPF值。
- 气候分区:需测试温带、寒冷、热带等不同条件下的适应性。
-
- 高温暴晒:85℃环境连续运行72小时,检查集热管老化、涂层剥落。
- 淋雨试验:模拟暴雨冲刷,验证密封性及电路安全性。
- 低温冷冻:-30℃下反复冻融循环,检测管路抗裂性能。
-
- 重金属析出:依据GB 5749-2006,检测铅、镉等含量是否超标。
- 微生物控制:定期取样培养,确保无军团菌等致病菌滋生。
-
- 电加热管测试:能效比需符合GB 21519-2008,1级能效比≥95%。
- 燃气辅助:热效率需≥88%(参考GB 20665-2015)。
三、检测流程与认证
- 实验室检测:需在 认可实验室完成,如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 现场测试:安装后验证实际辐照条件下的性能稳定性。
- 认证标志:通过检测后可申请“中国节能产品认证”,有效期为3年。
四、未来趋势
- 智能化监测:IoT传感器实时上传数据,动态评估能效。
- 气候适应性分级:针对高寒、高湿地区增设专项测试。
- 材料革新:纳米选择性吸收涂层、真空管微热管技术提升集热效率。
转成精致网页
上一篇:高温常压钢靶检测检测下一篇:喷雾消毒器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0
14
17
19
19
20
19
17
21
25
15
13
16
19
21
22
20
23
21
29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