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及其产品检测项目全解析:从原粮到成品的质量控制
一、小麦原粮检测项目
-
- 容重:反映籽粒饱满度(国家标准GB 1351-2008,容重≥710g/L为一级小麦)。
- 杂质含量:包括砂石、秸秆等(一般要求≤1%)。
- 水分含量:储存安全关键指标(通常控制在12.5%以内)。
-
- 真菌毒素:
-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呕吐毒素):限量1mg/kg(GB 2761-2017)。
- 玉米赤霉烯酮(ZEN)、黄曲霉毒素B1等。
- 重金属:镉(≤0.1mg/kg)、铅(≤0.2mg/kg)、砷(≤0.5mg/kg)。
- 农药残留: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等(依据GB 2763-2021)。
- 真菌毒素:
-
- 仓储害虫活体检测(象甲、米象等)。
- 转基因成分筛查(针对进口小麦,如MON71800等品系)。
二、小麦粉核心检测指标
-
- 蛋白质含量:决定面筋质量(高筋粉≥12.2%,低筋粉≤10.5%)。
- 湿面筋含量:直接关联面团弹性(GB/T 5506.2-2008)。
- 灰分:反映加工精度(特一粉≤0.55%,全麦粉≥1.2%)。
- 降落数值:评估α-淀粉酶活性(200-300秒为正常值)。
-
- 过氧化苯甲酰(增白剂,中国已禁用)。
- 偶氮甲酰胺(ADA,面包改良剂,限量45mg/kg)。
-
- 菌落总数(≤5×10⁴ CFU/g)、大肠菌群、沙门氏菌(不得检出)。
三、深加工产品专项检测
-
- 蒸煮特性:吸水率、断条率、拉伸强度。
- 铝残留量:传统发酵剂可能超标(≤25mg/kg)。
-
- 丙烯酰胺:高温烘烤产生(欧盟基准水平150μg/kg)。
- 反式脂肪酸:植脂末等原料引入(建议≤0.3g/100g)。
-
- 过氧化值(反映油脂氧化,≤0.25g/100g)。
- 冰晶残留量(速冻工艺控制关键)。
四、检测技术方法
-
- 近红外光谱(NIR):快速测定蛋白质、水分。
- 高效液相色谱(HPLC):精准检测毒素、添加剂。
-
- PCR技术:转基因成分、致病菌鉴定。
- ELISA试剂盒:现场快速筛查毒素。
-
- 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如沙门氏菌用XLD培养基)。
五、国际标准与中国法规
- CAC标准:CODEX STAN 199-1995(谷物污染物通用标准)。
- 美国AACC标准:如AACC 55-10(面团流变学特性)。
- 中国国标体系:GB 1355(小麦粉)、GB 7100(糕点卫生标准)。
结语
上一篇:土壤、沉积物、岩石检测下一篇:酸碱度(pH)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71
228
202
211
210
215
225
219
228
229
217
214
219
216
210
205
223
208
220
214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