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检测项目
-
- 检测原理:通过介电常数法(TDR、FDR)或电阻法测量土壤中水的体积占比。
- 意义:直接反映土壤水分含量,是灌溉决策的核心依据,帮助判断作物需水量及干旱风险。
- 适用场景:农田灌溉优化、干旱监测及节水农业管理。
-
- 检测原理:通过热敏电阻或热电偶传感器采集土壤温度数据。
- 意义:温度影响水分蒸发速率、微生物活性及植物根系生长,结合水分数据可优化播种、施肥时机。
- 适用场景:温室种植、冻土研究及季节性耕作规划。
-
- 检测原理:通过测量土壤溶液导电能力,间接反映盐分含量。
- 意义:评估土壤盐碱化程度,避免因盐分过高抑制作物生长。
- 适用场景:盐碱地改良、施肥管理及灌溉水质监测。
-
- 检测原理:基于电导率数据换算或专用盐分传感器直接测定。
- 意义:精准量化盐分浓度,辅助盐渍化土壤治理和作物耐盐品种选育。
- 适用场景:沿海农业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土壤健康监测。
-
- 检测原理:通过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土壤酸碱度。
- 意义:pH值影响养分有效性(如磷、铁的吸收),指导石灰或硫磺施用调节酸碱平衡。
- 适用场景:酸性红壤改良、设施农业营养液配比优化。
二、扩展检测参数(部分高端设备支持)
-
- 检测原理:通过张力计或干湿传感器测量水分被土壤吸附的“束缚力”。
- 意义:比含水量更能反映植物根系吸水的难易程度,适用于精细化灌溉管理。
-
- 检测原理:近红外光谱或化学传感器间接估算有机质比例。
- 意义:评估土壤肥力水平,指导有机肥施用及可持续耕作。
-
- 检测原理:通过水分-气体置换关系推算土壤物理结构。
- 意义:分析土壤透气性和持水能力,改善土壤板结问题。
三、监测仪的主要技术类型
-
- 手持设备,适用于多点快速检测与田间巡查,灵活性高但数据连续性有限。
-
- 埋设于固定点位,支持长期连续监测,搭配无线传输(如LoRa、NB-IoT)可实现远程数据管理。
-
- 集成温度、湿度、EC、pH等模块,适用于科研级数据采集与分析。
四、应用场景
-
- 根据实时墒情制定变量灌溉方案,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作物产量。
-
- 监测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的水分循环,预测干旱对植被的影响。
-
- 结合土壤含水饱和度,评估山体滑坡、泥石流风险。
-
- 优化公园、草坪的灌溉系统,降低维护成本。
五、使用注意事项
-
- 定期校准传感器,避免因土壤类型差异或电极老化导致数据偏差。
-
- 根据作物根系分布(如浅根蔬菜20cm、深根果树60cm)确定传感器埋设深度。
-
- 结合气象数据(降雨、蒸发量)及作物生长周期综合分析,避免单一参数误判。
结语
转成精致网页
上一篇: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检测下一篇:明渠实流法流量现场比对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3
25
18
22
18
23
18
18
23
26
20
23
22
30
23
20
19
26
23
27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