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检测项目分类
1. 裂缝深度检测
- 原理:超声波遇到裂缝时会发生绕射或反射,导致传播路径延长。通过对比无裂缝区域与裂缝区域的声时差异,可计算裂缝深度。
- 方法:
- 表面平测法:发射探头(T)和接收探头(R)置于裂缝同一侧,沿裂缝移动探头,监测声时突变。
- 对测法:探头分置于裂缝两侧,通过拟合声时-距离曲线计算深度。
- 适用场景:评估墙体、梁柱表面裂缝的扩展程度及结构安全性。
2. 混凝土强度推定
- 原理:超声波波速与混凝土密实度、弹性模量相关,通过建立波速-强度回归方程(需配合回弹法校准)推定抗压强度。
- 关键参数:波速(通常为3000~5000 m/s)、频率衰减。
- 注意事项:需结合试块校准,避免骨料类型、含水率等因素干扰。
3. 内部缺陷检测(空洞、蜂窝、离析)
- 原理:超声波在缺陷区域会发生散射或反射,导致波幅降低、波形畸变。
- 检测方法:
- 网格扫描法:将检测区域划分为网格,逐点测量波速和波幅,绘制等值线图判定缺陷位置。
- 断层成像(CT):多探头同步采集数据,通过三维重建呈现内部缺陷分布。
- 典型缺陷波形特征:
- 空洞:波幅骤降,声时延长。
- 蜂窝:波形紊乱,高频成分衰减显著。
4. 密实度与均匀性评估
- 指标:波速标准差、波幅离散度。
- 应用:
- 浇筑质量监测:识别浇筑不密实区域。
- 冻融或侵蚀损伤评估:波速降低反映材料劣化。
5. 结构厚度检测
- 方法:
- 单面反射法:通过底面反射波声时计算厚度(需已知波速)。
- 双面对测法:直接测量穿透时间计算厚度,精度更高。
- 难点:钢筋密集区域需避开干扰信号。
6. 钢筋位置与保护层厚度检测
- 原理:钢筋与混凝土声阻抗差异导致超声波反射。
- 操作:利用雷达原理(冲击回波法)或超声反射信号识别钢筋位置,结合波速推算保护层厚度。
- 干扰因素:钢筋间距过小易引起信号混叠。
7. 耐久性评估
- 检测参数:
- 碳化深度:波速与碳化程度呈负相关。
- 氯离子侵蚀:通过声发射技术监测微裂缝扩展。
- 冻融损伤:波速下降幅度反映孔隙率变化。
二、检测流程与注意事项
-
- 清理检测表面,确保平整。
- 标定仪器,设置探头频率(通常50~150 kHz)。
- 预测试确定参考波速。
-
- 按规范布置测线或测点。
- 记录声时、波幅、主频等参数。
-
- 对比标准值或健康区域数据。
- 使用专业软件(如TICO、Pundit Lab)进行成像分析。
-
- 温度修正(温度每升高10℃,波速降低约1%)。
- 钢筋屏蔽:采用低频探头减少钢筋反射影响。
三、技术优势与局限
-
- 无损检测,适用于重要结构;
- 可多维成像,定位精度高(可达±5 mm);
- 单次检测获取多参数(强度、缺陷、厚度等)。
-
- 需耦合剂(如凡士林)保证探头接触;
- 粗骨料(如卵石)可能导致信号失真;
- 深层缺陷(>1 m)检测精度下降。
四、工程应用案例
-
- 问题:表面裂缝深度不明。
- 方法:采用对测法,测得裂缝深度12 cm,判定为结构性裂缝需加固。
-
- 方法:网格扫描+CT成像,发现3处直径>20 cm空洞,指导注浆修复。
五、未来发展趋势
- 智能诊断系统:结合AI算法自动识别缺陷类型。
- 多技术融合:与探地雷达(GPR)、红外热像仪联合检测。
- 便携化与实时化:无线探头与移动端APP集成,实现现场快速分析。
结语
转成精致网页
上一篇:微剂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检测下一篇:护听器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5
26
23
26
19
36
21
27
19
26
26
23
21
21
23
21
21
20
19
21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