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自动门安全要求检测项目详解
一、传感器性能检测
-
- 内容:验证传感器能否有效覆盖预设区域(如门体两侧及顶部盲区)。
- 方法:模拟人体、物体在不同位置移动,监测传感器响应灵敏度。
- 标准:感应距离需覆盖门体全宽+0.3m,响应时间≤0.5秒。
-
- 内容:检测传感器在强光、阴影、温湿度变化等环境下的误触发率。
- 方法:使用频闪灯、热源等进行干扰实验,记录误动作次数。
二、门体运动控制检测
-
- 内容:门体开启/关闭速度是否符合人体安全需求(如医院、商场不同场景)。
- 标准:平移门开启速度≤0.3m/s,关闭速度≤0.2m/s;旋转门转速≤0.5m/s。
-
- 内容:门体遇阻时能否及时停止或反弹。
- 方法:在门体运动路径放置测试模块(模拟人体部位),测量夹持力。
- 标准:夹持力≤150N(欧洲EN 16005)或≤140N(中国GB标准)。
三、紧急情况安全响应检测
-
- 内容:断电时门体能否手动开启或自动解锁。
- 验证:切断电源后测试手动推拉力(通常≤100N),记录解锁时间。
-
- 内容:火灾报警触发时,门体是否自动切换为全开状态。
- 方法:模拟消防信号输入,监测门体响应动作及延迟时间。
四、机械结构与材料安全性
-
- 内容:门体在强风、震动等外力下的偏移量及变形程度。
- 方法:施加≥50N的侧向力,测量门框位移(应≤10mm)。
-
- 内容:玻璃面板是否采用钢化玻璃或夹层玻璃,破碎后是否呈钝角碎片。
- 标准:符合GB 15763.2-2005《建筑用安全玻璃》要求。
五、环境适应性检测
-
- 内容:户外自动门需满足IP54及以上防护等级。
- 方法:模拟淋雨、沙尘环境,检测内部电路是否受潮或短路。
-
- 范围:-20℃至+50℃环境下连续运行,验证电机、传感器性能稳定性。
六、辅助安全装置检测
-
- 内容:按下急停按钮后,门体是否在0.5秒内停止并保持静止。
- 验证:在门体运动过程中触发急停,记录响应时间。
-
- 内容:光幕盲区≤75mm,边缘保护条受压后门体需在≤0.3秒内反弹。
七、警示标识与使用说明
- 内容:检查门体附近是否张贴“注意夹手”“儿童需陪同”等警示标志。
- 标准:标识尺寸≥10cm×10cm,安装高度1.2-1.5m(符合人体工学可视范围)。
八、电磁兼容性(EMC)测试
- 内容:自动门在电磁干扰环境下(如附近有无线电设备)能否正常运行。
- 标准:通过GB/T 17799.1-2017工业环境抗扰度试验。
九、耐久性测试
- 内容:模拟10万次开闭循环,检测电机、导轨、滑轮磨损情况。
- 判定标准:测试后门体运行噪音≤60dB,速度偏差≤15%。
十、安装合规性检查
- 间隙控制
- 门体与固定结构间隙≤30mm(防止儿童头部卡入)。
- 底部密封条高度
- 距地面间隙≤6mm(防止鞋子、拐杖卷入)。
检测周期与维护建议
- 初次检测:安装完成后需进行全项目检测。
- 定期检测:公共场所自动门每6个月复检传感器、防夹力等关键项目。
- 维护重点:清洁传感器透镜、润滑导轨、检查电缆老化。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14
175
158
176
172
173
182
176
174
186
181
169
172
171
165
165
174
170
178
177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