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陶瓷制品检测项目详解
一、物理性能检测
1. 抗冲击强度
- 目的:测试陶瓷制品的抗机械冲击能力,避免使用中因碰撞碎裂。
- 方法:通过摆锤冲击试验机模拟冲击,检测破损时的能量值。
- 标准:GB/T 4741《日用陶瓷抗冲击试验方法》。
2. 抗热震性(耐急冷急热性)
- 目的:验证陶瓷在冷热交替环境下的稳定性,如从冰箱取出后直接加热是否开裂。
- 方法:将样品加热至设定温度(如180℃),迅速浸入20℃水中,观察是否出现裂纹。
3. 吸水率
- 目的:检测陶瓷坯体的致密程度,吸水率越低,瓷化程度越高,强度越好。
- 方法:煮沸法或真空法测定样品吸水后的重量变化,按公式计算吸水率。
- 标准:GB/T 3299《日用陶瓷吸水率测定方法》。
4. 尺寸与形变检测
- 目的:确保产品尺寸符合设计要求,避免变形影响使用。
- 参数:口径、高度、底部平整度等,使用卡尺、量规等工具测量。
二、化学安全性检测
1. 铅(Pb)、镉(Cd)溶出量
- 重要性:重金属溶出超标会对人体造成慢性中毒,尤其对儿童危害更大。
- 检测方法:
- 模拟酸性环境(4%醋酸溶液)浸泡24小时。
- 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AAS)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定量分析。
- 限值(以中国标准为例):
- 扁平制品(如盘子):铅≤2.0 mg/dm²,镉≤0.3 mg/dm²;
- 空心制品(如杯子):铅≤0.5 mg/L,镉≤0.25 mg/L。
2. 釉面耐酸碱腐蚀性
- 目的:验证釉面在接触酸性或碱性物质后的稳定性。
- 方法:用盐酸(3%)或氢氧化钠溶液(1%)浸泡后,观察釉面是否失光、溶解或变色。
三、外观质量检测
1. 表面缺陷检查
- 项目:裂纹、针孔、斑点、釉面气泡、缺釉、落渣等。
- 工具:目视检查(需在标准光源下进行),必要时借助放大镜。
2. 颜色与光泽度
- 仪器:色差仪、光泽度仪,对比标准样品进行量化评估。
3. 装饰层附着力
- 测试方法:胶带粘贴法(如使用3M胶带反复粘贴后观察图案是否脱落)。
四、其他检测项目
1. 包装与标识检查
- 内容:包装抗压强度、防震性能,标识是否包含生产商、材质、使用说明及安全警示。
2. 微生物检测(针对抗菌陶瓷)
- 方法:依据GB 21551.2《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 抗菌材料的特殊要求》,测试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
五、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
- 釉面裂纹:调整烧成曲线,降低冷却速率。
- 铅镉溶出超标:采用无铅釉料或改进釉料配方。
- 尺寸偏差:优化模具设计,控制干燥和烧成收缩率。
六、检测流程
- 抽样:按批次随机抽取代表性样品。
- 实验室检测:分阶段完成物理、化学及外观测试。
- 结果判定:依据标准判定合格/不合格,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普通陶器检测下一篇:釉下/中彩日用瓷器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54
215
191
203
198
204
210
202
207
217
204
199
204
203
198
195
210
199
209
202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