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锉与锯锉的检测项目及方法
一、材料特性检测
-
- 检测目的:验证锉刀工作面的耐磨性和切削能力。
- 方法:采用洛氏硬度计(HRC)测试锉齿区域的硬度,典型要求为硬度范围 58-64 HRC。
- 标准依据:参照GB/T 5806《手用钢锉》或ISO 2343标准规定。
-
- 检测目的:确保材料符合高碳工具钢(如T12、T13)或合金钢(如Cr-V钢)要求。
- 方法:通过光谱分析仪检测碳(C)、铬(Cr)、钒(V)等元素含量。
二、几何尺寸与形位公差检测
-
- 长度与厚度:使用游标卡尺或千分尺测量锉身总长、宽度和厚度,公差控制在±0.5 mm内。
- 齿部参数(锯锉专用):
- 锯齿间距(齿距):投影仪测量齿距一致性,偏差不超过±0.1 mm;
- 齿高与齿深:通过光学显微镜或轮廓仪分析齿形均匀性。
-
- 检测方法:将锉刀置于标准平板上,用塞尺检查锉身弯曲度,要求全长直线度误差≤0.3 mm/m。
- 锯锉特殊要求:锯齿排列轴线需与锉身中线平行,偏差≤0.5°。
三、表面质量检测
-
- 项目:表面裂纹、锈蚀、毛刺、氧化皮等。
- 方法:目视检查结合5倍放大镜观察,必要时使用渗透探伤检测微观裂纹。
-
- 检测重点:
- 钢锉:检查切削齿是否均匀排列,无缺齿、倒齿现象;
- 锯锉:验证齿尖锋利度及齿槽对称性,避免“偏刃”影响修齿效果。
- 工具:采用显微镜或三维影像测量仪进行量化分析。
- 检测重点:
四、功能性测试
-
- 模拟工况:在标准试块(如45#钢或硬木)上进行直线锉削,评估切削效率及碎屑排出流畅性。
- 量化指标:单位时间内去除材料质量(g/min),同时观察锉面是否粘屑。
-
- 方法:连续锉削试验至寿命终点,记录有效工作时间或材料去除总量,对比行业基准值。
五、特殊环境适应性检测(可选)
-
- 盐雾试验:将锉刀置于盐雾箱中(5% NaCl溶液,35℃),48小时后检查表面锈蚀面积(要求≤5%)。
-
- 金相分析:通过显微镜观察材料金相组织,确保淬火回火工艺形成均匀马氏体结构。
六、检测流程与结果判定
- 抽样规则:按GB/T 2828.1进行批次抽样,AQL(可接受质量水平)设定为1.0。
- 不合格项处理:硬度不足、齿形缺陷等关键项100%返工或报废;轻微外观问题可返修后复检。
总结
上一篇:防盗保险柜(箱)检测下一篇:钢锤 石工锤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51
211
187
201
193
199
206
198
204
211
200
195
192
198
193
189
203
195
204
199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