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品安全核心检测项目
1. 微生物指标
- 菌落总数:反映产品卫生状况,超标可能引发腐败变质(依据GB 10136-2015)。
- 大肠菌群:指示生产过程中是否存在 fecal 污染。
- 致病菌: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等(依据GB 29921-2021)。
2. 化学污染物
- 重金属:铅(≤1.0 mg/kg)、镉(≤2.0 mg/kg)、砷(≤0.5 mg/kg)等(依据GB 2762-2022)。
- 甲醛:非法添加的防腐剂,不得检出(依据卫计委明文禁令)。
- 多氯联苯(PCBs):海洋环境污染残留,需符合GB 2762限量。
3. 食品添加剂
- 铝残留量:常用明矾(硫酸铝钾)脱水,残留限量为≤500 mg/kg(GB 2760-2014)。
- 防腐剂:苯甲酸、山梨酸及其盐类,需符合限量标准(如苯甲酸≤0.5 g/kg)。
- 甜味剂与色素:如糖精钠、胭脂红等,严禁超范围或超量使用。
二、理化与品质指标
1. 关键理化参数
- 水分含量:影响口感和保质期,通常要求≤85%(依据SC/T 3210-2015)。
- 盐分(氯化钠):控制咸度及防腐效果,一般≤12%。
- pH值:反映加工工艺稳定性,异常值可能预示腐败。
2. 营养成分
- 蛋白质含量:评估产品营养价值。
- 脂肪含量:低脂肪是海蜇的卖点之一。
三、感官与标签合规性
1. 感官检测
- 外观:色泽均匀(白色至淡黄色),无杂质、黑斑或异味。
- 质地:脆嫩适中,无软化或过度硬化现象。
- 包装完整性:无胀袋、泄漏等异常。
2. 标签审核
- 配料表:需明确标注添加剂(如明矾)。
- 生产日期、保质期:符合储存条件(如常温或冷藏)。
- 产地与资质:捕捞或养殖来源合法合规。
四、检测依据与标准
- 国家标准:
- GB 10136-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动物性水产制品》
- GB 2760-201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 GB 2762-202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 行业标准:
- SC/T 3210-2015《盐渍海蜇皮和海蜇头》
- 进出口要求:
- SN/T 1353-2019《出口盐渍海蜇检验规程》
五、风险预警与常见问题
- 铝残留超标:长期摄入可能影响神经系统,需严控加工工艺。
- 非法添加甲醛:部分商家为防腐违法使用,需加强监管。
- 微生物污染:加工环境或包装密封不良易导致腐败。
六、检测流程建议
- 抽样:按GB 10136规定随机抽取批次样品。
- 预处理:按检测项目进行均质化、稀释或消解。
- 仪器分析:如HPLC检测防腐剂,原子吸收法测重金属。
- 结果判定:对照标准限值出具合规性报告。
上一篇:食品添加剂 聚乙二醇检测下一篇:食品添加剂 d-核糖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80
234
209
217
216
221
230
224
234
233
221
221
223
222
214
212
227
213
227
221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