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苋菜红铝色淀检测项目详解
一、检测项目及意义
-
- 目的:确认样品中是否含有苋菜红铝色淀成分。
- 方法: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或薄层色谱法(TLC)进行初步鉴定。
- 标准依据:参考《GB 5009.3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
- 目的:测定苋菜红铝色淀在食品中的实际添加量,确保符合限量标准。
- 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为主流方法,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乙酸铵缓冲液,检测波长520 nm。
- 限值要求:依据《GB 2760-2014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苋菜红铝色淀的最大使用量需根据食品类别严格控制(如糖果中通常限量为0.05 g/kg)。
-
- 检测项目:铅(Pb)、砷(As)、汞(Hg)、镉(Cd)等。
- 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 限值要求:铅(Pb)≤10 mg/kg,砷(As)≤3 mg/kg(参考GB 31604.8-2021)。
-
- 检测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残留的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
- 方法:气相色谱法(GC)结合顶空进样技术。
- 限值要求:总溶剂残留量≤50 mg/kg。
-
- 目的:评估色淀的酸碱度稳定性。
- 方法:pH计直接测定水溶液(1%浓度)。
- 标准范围:pH 6.0-8.0(参考企业标准)。
-
- 目的:检测样品中水分及挥发性物质的含量。
- 方法:105℃烘箱干燥至恒重,计算失重百分比。
- 限值:≤30%(依据GB 4481.1-2010)。
-
- 目的:测定样品中无机物的含量。
- 方法:800℃高温灼烧后称重。
- 限值:≤50%(同GB 4481.1-2010)。
二、检测流程关键点
-
- 需通过水洗、乙醇萃取或酸性条件提取色素,避免杂质干扰。
- 铝色淀需用盐酸溶液(0.1 mol/L)溶解后检测。
-
- 定期校准HPLC、AAS等设备,使用标准品进行回收率实验(通常要求回收率在80%-120%)。
- 每批次检测需加入空白对照和阳性对照。
-
- 综合定量结果与限量标准,判定是否符合法规要求。
- 若重金属或溶剂残留超标,需溯源生产原料及工艺。
三、注意事项
-
- 食品基质复杂时(如含蛋白质或脂类),需采用固相萃取(SPE)或酶解法去除干扰。
- 铝色淀的包埋结构可能影响提取效率,需优化提取条件。
-
- 关注国家卫健委发布的食品添加剂标准更新,如2023年对部分色素限量调整的公告。
四、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51
211
186
201
193
197
205
197
203
210
199
195
192
198
193
189
203
195
204
197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