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用织物芯阻燃输送带检测的重要性
在煤矿井下作业环境中,输送带作为物料运输的核心部件,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矿井生产效率和人员生命安全。织物芯阻燃输送带因具有高强度、耐磨损和阻燃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煤矿井下。然而,若输送带的阻燃性、机械性能或织物芯结构不达标,可能引发火灾、撕裂或断裂等重大事故。因此,严格依照国家标准(如MT/T 668、GB/T 7984)和行业规范进行系统性检测,是确保输送带安全运行的必要前提。以下将重点解析煤矿井下用织物芯阻燃输送带的关键检测项目。
核心检测项目及方法
1. 阻燃性能检测
阻燃性是煤矿用输送带的核心指标,需通过以下试验验证:
酒精喷灯燃烧试验:模拟高温环境下输送带的阻燃能力,试样在酒精喷灯火焰中垂直燃烧后,需满足续燃时间≤3秒、无熔融滴落的要求。
滚筒摩擦试验:检测输送带在动态摩擦时的抗燃性,滚筒表面温度不得超过325°C,且试验过程中不能出现明火。
2. 机械性能检测
拉伸强度与伸长率:通过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纵向全厚度拉伸强度,要求符合标准规定的最小值(如ST型≥15MPa)。
撕裂强度:评估覆盖层与织物芯的抗撕裂能力,采用梯形试样法测定撕裂力,防止运行中因异物划伤导致带体破损。
3. 织物芯结构检测
层间粘合强度:使用剥离试验机测量覆盖层与织物芯的粘合强度(≥4.5N/mm),确保层间不分离。
织物芯抗疲劳性:通过动态屈挠试验模拟长期运行状态,检测织物芯是否出现分层、断裂等失效现象。
4. 耐环境性能检测
耐臭氧老化试验:将试样置于臭氧浓度50pphm的环境中72小时,检查表面龟裂程度,确保井下复杂气体环境下性能稳定。
耐酸碱腐蚀性:通过浸泡法测试覆盖层在pH=2~12溶液中的体积变化率,要求≤±10%。
5. 尺寸稳定性与外观检测
包括带宽偏差(±1.5%)、厚度均匀性(公差≤1mm),以及表面无气泡、裂纹等缺陷的目视检查,确保安装适配性和运行平稳性。
检测流程与认证要求
检测需由具备CMA/ 资质的实验室完成,依据MT/T 318.1标准出具报告,并取得矿用产品安全标志(MA认证)。企业应定期对在役输送带进行复检,重点关注覆盖层磨损量和阻燃性能衰减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