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出剖面下井仪器检测的重要性与流程
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产出剖面下井仪器作为井下动态监测的核心设备,承担着获取油井分层产量、压力、温度及流体性质等关键数据的任务。其检测质量直接关系到油田开发方案的优化调整和生产效率的提升。由于井下环境具有高温、高压、腐蚀性强等特点,仪器的长期稳定性与精度面临严峻考验,因此定期开展系统性检测是保障数据可靠性、延长设备寿命的重要环节。
核心检测项目及技术规范
1. 传感器校准检测
通过模拟井下高温高压环境,对流量计、压力传感器、温度探头进行原位标定,检测量程误差、线性度、重复性等指标。其中涡轮流量计的校准需覆盖0.5-20m³/d的全量程范围,响应时间应≤3秒,误差率需控制在±2%以内。
2. 机械结构完整性检测
采用X射线无损探伤技术对仪器外壳、连接螺纹进行缺陷扫描,同时进行10MPa抗压试验和振动模拟测试。重点检查导向器、扶正器的形变情况,确保仪器在复杂井况下的通过性。
3. 数据采集系统检测
通过地面测试系统验证仪器的采样频率(不低于1Hz)、存储容量(≥8GB)和数据传输稳定性。需模拟电缆传输和存储式两种工作模式,检测CRC校验的准确性及数据包完整率。
环境适应性专项测试
在温度循环试验箱中执行-20℃至175℃的梯度测试,验证电子元器件的耐温性能。同时进行72小时H2S(浓度100ppm)腐蚀试验,检查密封件、电路板镀层的抗腐蚀能力。对于海上油田应用场景,还需增加盐雾试验(持续168小时)和IP68级防水认证。
现场应用验证与标准
所有检测需依据SY/T 6727-2018《生产测井仪器通用技术条件》执行,检测周期不超过12个月。检测完成后应生成包含原始数据、校准曲线的检测报告,并建立包含历史检测数据的设备健康档案,为仪器维修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