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油气混输泵检测
实验室拥有众多大型仪器及各类分析检测设备,研究所长期与各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关系,始终以科学研究为首任,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高自身综合检测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为全国科学材料研发领域服务平台。
立即咨询地面油气混输泵检测的重要性及核心项目
地面油气混输泵是油气开采与输送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设备,其功能是将原油、天然气及伴生水等多相介质高效混合后增压输送至处理站。由于工作环境复杂(高温、高压、含腐蚀性介质),设备长期运行易出现磨损、泄漏、性能下降等问题。因此,定期开展地面油气混输泵的全面检测,不仅是保障生产安全、提升输送效率的必要手段,还能延长设备寿命,降低运维成本。
核心检测项目及技术要点
1. 外观与结构完整性检测
通过目视检查、超声波测厚仪等手段,评估泵体及连接部件的腐蚀、裂纹、变形情况,重点检查法兰密封面、焊缝、螺栓紧固处。若发现局部壁厚低于安全阈值(如≤原设计厚度的80%),需立即进行修复或更换。
2. 性能参数测试
在模拟工况下,测量泵的流量、扬程、功率、效率等关键参数,并与设计值对比。采用振动传感器和红外热成像仪监测运行时的振动幅度、温度分布,识别轴承磨损或转子失衡等隐患。若流量偏差超过±5%或振动速度≥4.5mm/s,需停机排查。
3. 密封系统检测
针对机械密封、填料密封等装置,使用氦质谱检漏法或压力衰减法检测泄漏率。要求静密封点泄漏量≤50ppm,动密封泄漏量≤100ppm。对于高压工况的混输泵,还需验证密封件的耐压等级(如≥25MPa)。
4. 材料耐蚀性分析
通过金相显微镜、能谱分析(EDS)等技术,评估泵体材质(如双相钢、高镍合金)的晶间腐蚀、应力腐蚀开裂倾向。特别注意含H2S或CO2环境下的材料退化,需符合NACE MR0175标准要求。
5. 控制系统与安全装置校验
检测压力保护阀、温度传感器、过载保护模块的响应精度和动作可靠性。模拟超压、超温等异常工况,验证联锁停机功能的有效性,确保响应时间≤2秒,误差范围≤±1.5%FS。
6. 介质适应性评估
针对油气混合比例变化(如气液比0.1~5.0),测试泵的稳定性与抗气蚀能力。通过气液两相流模拟实验,优化叶轮设计参数,确保在含气率≥30%时仍能维持≥85%的容积效率。
检测标准与周期建议
检测需依据API 676《容积泵标准》、SY/T 5922《油气混输泵技术条件》等规范,常规检测周期为6~12个月,高含硫或连续作业工况应缩短至3个月。检测数据应建立动态数据库,结合AI算法预测剩余寿命,制定精准维护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