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埋高温保温管道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
直埋高温保温管道作为工业热能输送的核心设施,其安全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生产系统的运行效率。由于长期承受高温、压力及土壤腐蚀等复合作用,定期开展系统性检测是保障管道使用寿命的关键环节。检测内容需覆盖材料性能、结构完整性、保温效果及防腐层状态等多个维度,并需结合直埋环境特点制定针对性方案。
一、外护管气密性检测
采用0.02-0.1MPa压缩空气进行气密性试验,保压时间不少于24小时。重点检查焊缝、法兰连接处及异形管件部位的泄漏情况。若压降超过初始压力10%,需通过泡沫检漏法定位渗漏点,并及时进行补焊处理。
二、保温层性能检测
通过钻孔取样测定保温材料密度、含水率及导热系数,其中硅酸铝纤维毡导热系数应≤0.045W/(m·K)(350℃工况)。使用超声波测厚仪测量保温层厚度,允许偏差范围为设计值的-3%~+5%。对于复合保温结构,需分层检测各材料界面结合状态。
三、工作管无损检测
对碳钢或合金钢管道实施100%射线探伤,焊缝质量符合GB/T 3323-2005Ⅱ级标准。采用磁粉检测抽查弯头、三通等应力集中部位表面裂纹。高温管段需进行金相分析,检测珠光体球化程度及蠕变损伤情况。
四、电火花检漏与防腐层检测
使用DC30kV电火花检漏仪扫描外护管表面,检测聚乙烯防腐层针孔缺陷。对环氧煤沥青涂层实施附着力划格试验,要求达到1级标准。采用CIPS密间隔电位测量法评估阴极保护系统有效性,保护电位应维持在-0.85~-1.2V(CSE)范围。
五、运行参数监测
安装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实时监控管体温度场分布,异常温升点温差报警阈值设定为设计温度的±8%。通过应力应变监测装置采集管道热位移数据,对比理论计算值验证补偿器选型合理性。
六、回填质量验收
分层回填后采用核子密度仪检测沟槽压实度,细砂垫层压实系数≥0.94。使用地质雷达扫描覆土层,检测是否存在空洞或异物侵入。设置警示带定位标识,垂直间距不大于50cm,确保后期维护可追溯性。
综合检测周期建议为投运后第1年进行全面检测,之后每3年开展定期检测。对检测中发现的保温层含水率超标、工作管蠕变损伤≥2级等严重缺陷,应立即启动维修程序并重新进行压力测试,确保高温管道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