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电容箱检测项目及技术规范
标准电容箱作为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重要的量值传递设备,其电容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电气测量系统的可靠性。为保证其技术指标符合JJG 183《标准电容器检定规程》及相关技术规范要求,需定期开展系统性检测。检测过程需基于恒温恒湿实验室环境,配备精密LCR测试仪、高稳定度交流电源及辅助屏蔽装置,通过多维度参数分析验证设备性能。
一、基本误差检测
使用0.01级及以上精度数字电桥,在20±1℃环境温度下,对电容箱各标称值进行全量程测试。每个量程点需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实测值与标称值的偏差应小于额定允许误差的2/3。重点关注低容量段(1pF-100pF)的测量稳定性,此时需采用三端屏蔽法消除杂散电容影响。
二、温度系数测试
将电容箱置于温控箱中,分别在0℃、20℃、40℃三个温度点进行容量检测。每个温度点恒温时间不少于4小时,测量结果应满足ΔC/C≤±5ppm/℃的技术要求。测试过程中需保持相对湿度≤60%,避免结露对介电常数的影响。
三、频率特性分析
在50Hz-10kHz频率范围内,选用5个特征频率点进行容量-频率特性测试。使用网络分析仪测量时,要求各频率点的容量变化率不超过标称值的±0.1%。特别注意100Hz和1kHz两个工业常用频率点的性能表现。
四、绝缘电阻测量
采用500V兆欧表测量电容箱端子对金属外壳的绝缘电阻,持续时间60秒后读取数值,应不低于5×10³MΩ。对于多段式电容箱,还需检查相邻量程开关间的绝缘性能,防止漏电流导致的量值串扰。
五、机械稳定性考核
通过2000次旋转开关寿命试验后复测基本误差,要求容量变化不超过初始允许误差的1/2。同时检查调节机构是否存在卡滞、跳步现象,确保转盘接触电阻≤0.01Ω且重复性误差≤0.005%。
检测完成后需依据JJF 1071《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出具校准证书,明确给出各量程的修正值及不确定度评定结果。建议每12个月进行周期复检,对于使用频繁或环境恶劣的场所应缩短至6个月。检测中发现超差情况时,应及时调整补偿电容或更换老化元件,经重新标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