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转子流量计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
玻璃转子流量计作为工业生产和实验室中广泛应用的流量测量仪表,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工艺流程控制和实验数据的可靠性。由于其核心部件为玻璃材质,使用过程中易受温度、压力、介质腐蚀等因素影响,定期检测与校准对保障设备性能至关重要。检测工作需依据JJG 257-2007《转子流量计检定规程》及相关行业标准执行,重点关注以下核心项目:
一、外观与结构完整性检测
1. 检查玻璃锥管表面是否存在划痕、裂纹或气泡缺陷,刻度线是否清晰无脱落;
2. 确认转子活动灵活无卡滞,金属部件无严重锈蚀;
3. 验证连接法兰/螺纹接口密封性,防止安装过程中出现泄漏隐患。
二、示值误差校准
1. 采用标准流量装置进行比对,在20%、50%、100%流量点进行三次重复测量;
2. 示值误差计算公式:δ=(Q_示-Q_标)/Q_max×100%,误差应满足±4%(通用型)或±2.5%(精密型)要求;
3. 温度补偿校准需在15-25℃环境进行,介质温度与标定温度偏差超过±5℃时应修正。
三、重复性测试
1. 在相同工况下连续测量10次满量程流量;
2. 计算标准偏差与平均值的比值,重复性误差应≤1/3示值允许误差限;
3. 关注转子运动轨迹是否稳定,避免介质含杂质导致的测量波动。
四、耐压与密封性试验
1. 以1.5倍公称压力进行水压试验,保压时间≥5分钟;
2. 玻璃部件无渗漏、变形现象,压力表读数波动范围≤2%;
3. 气密性检测采用肥皂水涂抹法,重点检查阀门与连接部位。
五、附加功能验证(适用型号)
1. 带信号输出的电子式流量计需测试4-20mA电流回路的线性度;
2. 智能型仪表应验证报警触点动作值与设定值的一致性;
3. 多参数显示仪表需同步校准温度、压力补偿功能的准确性。
检测过程中需特别注意:使用与介质匹配的校验液体(气体),避免化学腐蚀;剧烈温度变化后需静置1小时再测试;长期停用的流量计应齐全行内部清洗。建议每12个月进行周期性检测,工况恶劣环境应缩短至6个月。检测不合格的仪表应及时更换或返厂维修,严禁带病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