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用筒子染色纱线检测项目概述
针织用筒子染色纱线作为纺织产业链的重要原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成品织物的色泽均匀性、色牢度及物理性能。为确保纱线符合行业标准及客户要求,需通过多项关键检测项目进行质量控制。检测范围涵盖色差、色牢度、物理性能、化学安全性及环保指标等,同时需关注筒子纱的卷装成型和退绕性能,以满足高速针织机械的加工需求。
色牢度测试
该检测项目是染色纱线质量的核心指标,包括:
1. 耐洗色牢度(GB/T 3921)
2. 耐摩擦色牢度(GB/T 3920)
3. 耐光照色牢度(ISO 105-B02)
4. 耐汗渍色牢度(GB/T 3922)
测试需模拟不同环境条件,评估颜色迁移和褪色程度,确保织物在后续加工和使用中的色彩稳定性。
物理性能检测
主要包括:
1. 单纱强力与断裂伸长率(GB/T 3916)
2. 捻度均匀性(GB/T 2543.1)
3. 回潮率(GB/T 9995)
4. 筒子纱密度与卷装硬度
通过专业仪器测试纱线的机械性能,确保其在织造过程中不易断头且退绕顺畅。
外观质量评定
采用人工检验与仪器分析结合的方式:
1. 色差检测(使用测色仪评估ΔE值)
2. 筒子成型不良率统计
3. 表面污染/异纤检出
4. 筒子内外层色差比对
需符合FZ/T 10021标准要求,确保批次一致性。
化学环保指标检测
针对出口产品须重点检测:
1. pH值(GB/T 7573)
2. 甲醛含量(GB/T 2912.1)
3. 禁用偶氮染料(GB/T 17592)
4. 重金属残留(ICP-MS法)
确保符合REACH法规、Oeko-Tex Standard 100等国际环保标准。
检测流程与结果应用
完整检测流程包括:取样→预处理→分项测试→数据分析→报告生成。检测结果应作为生产改进依据,用于优化染色工艺参数、调整染料配方,并对不合格批次进行返修或降级处理。企业需建立完整的质量追溯体系,将检测数据与生产批号关联管理,提升供应链质量控制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