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及糖料检测
实验室拥有众多大型仪器及各类分析检测设备,研究所长期与各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关系,始终以科学研究为首任,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高自身综合检测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为全国科学材料研发领域服务平台。
立即咨询糖及糖料检测的重要性与应用范围
糖及糖料作为食品工业的基础原料,广泛用于饮料、糕点、乳制品、糖果等产品的生产。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糖类产品的质量与安全已成为生产企业和监管机构的重点监测对象。糖及糖料检测不仅关系到食品的口感与品质,更直接影响人体健康。例如,糖中可能残留的化学污染物(如重金属、农药)、微生物污染(如霉菌毒素)或非法添加剂(如工业色素)均可能引发食品安全风险。因此,通过科学检测手段对糖类产品的理化指标、卫生安全、添加剂使用等进行全面分析,是保障食品供应链安全的关键环节。
糖及糖料核心检测项目
1. 理化指标检测
• 总糖分与还原糖:通过斐林试剂法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含糖量,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如GB 317-2018白砂糖);
• 水分与灰分:采用烘箱干燥法和灼烧法检测,避免水分过高导致霉变或灰分超标反映杂质问题;
• 色值与浊度:通过分光光度计评估糖的纯度及加工工艺水平;
• 二氧化硫残留:针对亚硫酸法生产的糖料,检测是否符合GB 2760的限量要求。
2. 卫生安全检测
• 重金属污染:重点检测铅、砷、镉、汞等元素(GB 5009.12-2017);
• 农药残留:针对甘蔗、甜菜等原料使用的杀虫剂、除草剂(如敌百虫、草甘膦);
• 微生物指标:检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及酵母菌(GB 4789系列标准);
• 生物毒素:筛查黄曲霉毒素B1等潜在风险。
3. 添加剂与非法添加物检测
• 甜味剂:核查糖精钠、阿斯巴甜等人工合成甜味剂的违规使用;
• 漂白剂与防腐剂:检测焦亚硫酸钠、苯甲酸及其盐类的超标情况;
• 非法色素:排查工业染料(如苏丹红、柠檬黄)的违法添加。
4. 标签标识与真实性检测
• 糖源真实性:通过碳同位素比值法鉴别甘蔗糖与甜菜糖;
• 营养成分标注:核实能量、碳水化合物等数据的准确性;
• 产地溯源:结合元素指纹图谱技术验证原料来源。
检测方法与标准依据
我国糖及糖料检测主要依据GB 13104-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糖》、GB/T 35883-2018《冰糖》等标准,同时结合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AOAC等权威方法。现代检测技术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的应用,显著提升了检测精度与效率。
总结
糖及糖料检测是构建食品安全防线的重要环节。通过系统化的检测项目,企业可有效管控原料质量、优化生产工艺,而监管部门则能及时识别风险、维护市场秩序。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升级,糖类产品的质量安全保障将更加精准化、智能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