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屈曲约束耗能支撑检测技术要点解析
屈曲约束耗能支撑(Buckling-Restrained Brace,简称BRB)作为建筑结构抗震体系中的核心耗能构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随着《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等标准的完善,针对BRB的检测要求日趋严格。本文系统梳理了建筑用屈曲约束耗能支撑的关键检测项目,为工程验收和质量控制提供技术参考。
一、材料性能检测
检测内容包括核心单元钢材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及冲击韧性测试,约束混凝土或钢管的抗压强度验证,以及连接件螺栓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需依据《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GB/T 228.1)和《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进行抽样检测,确保材料力学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二、构件尺寸精度检测
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或高精度卡尺对支撑长度、截面尺寸、连接板开孔位置进行测量,允许偏差需满足《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205-2020)中±2mm的要求。特别关注核心单元与约束构件的间隙控制,确保滑动面无卡阻现象。
三、焊接质量检测
对关键焊缝进行100%超声波探伤(UT)和20%磁粉探伤(MT)检测,重点检查核心板与端板连接焊缝、约束构件拼接焊缝的质量。依据《焊缝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GB/T 11345-2013)评定缺陷等级,II级以上为合格。
四、防腐处理检测
通过涂层测厚仪测量防火涂料和防腐涂层的干膜厚度,采用划格法测试涂层附着力。按照《钢结构防火涂料》(GB 14907)要求,涂层厚度偏差不应超过设计值的±5%,附着力等级需达到1级标准。
五、力学性能测试
在专用试验机上进行足尺试件的拟静力试验,检测内容包括:1)滞回曲线完整性 2)累积塑性变形能力 3)耗能系数 4)残余变形量。要求试件在2%层间位移角下循环30次无明显强度退化,耗能系数不低于2.5。
六、疲劳性能测试
针对地震多发区项目,需按照《建筑抗震试验规程》(JGJ/T 101)进行200万次低周疲劳试验,监测核心单元表面应变分布和裂纹扩展情况。试验后承载力下降不应超过初始值的10%。
七、现场安装监测
施工过程中采用应变计监测预紧力施加均匀性,使用全站仪检测支撑轴线偏差。安装后应进行分级加载试验,验证支撑与主体结构的协同工作性能,确保节点传力路径符合设计假定。
八、验收文件审查
核查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型式检验报告、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书等文件,重点确认检测项目覆盖GB/T 37228-2018《建筑用屈曲约束支撑》全部要求,检测数据应具有可追溯性。
通过上述系统的检测流程,可有效保障屈曲约束耗能支撑的工程质量和抗震性能。随着智能传感技术的发展,基于物联网的在线监测系统正在成为BRB全寿命周期健康监测的新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