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值酸复合肥料检测
实验室拥有众多大型仪器及各类分析检测设备,研究所长期与各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关系,始终以科学研究为首任,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高自身综合检测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为全国科学材料研发领域服务平台。
立即咨询腐植酸复合肥料检测项目及技术要点解析
腐植酸复合肥料作为兼具有机改良与无机速效的新型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日益广泛。其质量检测需覆盖理化指标、养分含量及安全性等多个维度,检测项目需严格遵循GB/T 34763-2017《腐植酸复合肥料》等国家标准。规范的检测流程可保障肥料增效性能,防止重金属超标等风险,对生产控制和市场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核心检测项目分类
1. 腐植酸含量测定
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法或分光光度法,检测总腐植酸及游离腐植酸含量。合格品要求总腐植酸≥3.0%,游离腐植酸≥1.8%,直接影响土壤改良和养分缓释效果。
2. 总养分分析
通过凯氏定氮法(N)、钒钼黄比色法(P)和火焰光度法(K)测定氮磷钾总量,同时检测中微量元素(Ca、Mg、S等)。总养分应≥15%且符合包装标示值±1.5%偏差范围。
3. 理化特性检测
包括水分含量(烘干失重法≤5.0%)、pH值(水浸提法5.5-8.5)和粒度分布(振动筛分法≥90%通过4.75mm筛)。直接影响肥料施用稳定性和土壤适应性。
安全性检测要求
4. 重金属限量检测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砷、镉、铅、铬、汞含量,须满足NY 1110-2010标准限值(如砷≤15mg/kg,镉≤3mg/kg),防范土壤污染风险。
5. 有机质含量验证
通过灼烧法或容量法测定有机质≥20%,确保原料腐熟度和碳源供给能力。检测时需注意区分腐植酸碳与其它有机碳的贡献值。
功能性指标测试
6. 水溶性腐植酸检测
采用离心过滤+紫外分光法测定≥0.5%的水溶性腐植酸含量,反映速效活性成分比例,直接影响作物根系吸收效率。
7. 生物活性评价
通过种子发芽实验(发芽指数≥70%)和微生物增殖试验,验证肥料对作物及土壤菌群的生物刺激作用。
检测注意事项
样品需按四分法缩分至500g检测量,腐植酸提取应控制温度在60±2℃。比对试验显示,重铬酸钾法比容量法测定腐植酸误差可控制在±0.5%以内。生产企业需重点监控原料腐殖酸纯度与螯合工艺参数,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强游离酸含量与氯离子指标的抽检频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