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English
全国服务热线400-635-0567
投诉建议010-82491398
中化所,材料实验室
当前位置:首页 > 材料检测 > 橡胶检测

巴氏杀菌乳黄曲霉毒素M1检测

发布时间:2025-08-04 09:13:28- 点击数: - 关键词:

实验室拥有众多大型仪器及各类分析检测设备,研究所长期与各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关系,始终以科学研究为首任,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高自身综合检测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为全国科学材料研发领域服务平台。

立即咨询

网页字号:【   】 | 【打印】 【关闭】 微信扫一扫分享:

联系中化所

价格?周期?相关检测仪器?
想了解检测费用多少?
有哪些适合的检测项目?
检测服务流程是怎么样的呢?

巴氏杀菌乳黄曲霉毒素M1检测

引言

巴氏杀菌乳是一种通过加热处理去除绝大多数有害细菌的牛奶产品,这一过程确保牛奶的安全性,同时保留其营养价值。然而,即便经过巴氏杀菌处理,牛奶中也可能残存某些微量有害物质,如黄曲霉毒素M1(Aflatoxin M1, AFM1)。黄曲霉毒素M1是一种源自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代谢后转移至乳中的致癌性化合物,尽管其含量通常较低,但对人体健康尤为不利。因此,对巴氏杀菌乳中的黄曲霉毒素M1进行准确、快速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黄曲霉毒素M1的来源与危害

黄曲霉毒素主要由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和寄生曲霉(Aspergillus parasiticus)等霉菌产出,常见于温暖和潮湿环境中的食品,如玉米、花生和某些坚果。饲料被黄曲霉素污染后,奶牛食用这些饲料并代谢产生黄曲霉毒素M1,该化合物最终会通过奶牛的乳汁分泌进入牛奶中。

黄曲霉毒素M1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认定为可能的致癌物,长期摄入会增加肝癌、胰腺癌以及败血症等疾病的风险。对于婴幼儿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黄曲霉毒素的存在尤其危险。因此,多个国家和地区对牛乳中的黄曲霉毒素M1含量制定了严格的安全标准。

巴氏杀菌乳黄曲霉毒素M1的检测方法

巴氏杀菌乳中的黄曲霉毒素M1检测主要依赖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生物传感技术。每种方法均有其优缺点,通常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技术。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HPLC是检测黄曲霉毒素的一种经典方法。通过一定的样品前处理,柱分离,UV或荧光检测器检测,HPLC能够提供高精度、高灵敏度的检测数据。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在于操作复杂,需要专业人员和昂贵的设备,因此不太适合大规模的快速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ELISA是一种常用的免疫检测法,其原理基于抗原-抗体反应。该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处理多个样品,检测速度快,且设备和操作相对简便。然而,ELISA的灵敏度通常较HPLC低,因此在检测更低浓度的黄曲霉毒素M1时可能出现误差。

生物传感技术

近年来,生物传感器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崭露头角。这种技术利用生物学或生化识别元件(如酶、抗体或核酸等)的高选择性,结合物理化学转导器(如电化学、光学等)实现快速检测。生物传感技术在黄曲霉毒素M1的现场检测中显示了巨大潜力,尤其是在灵敏度、成本效益和实时检测能力方面。

国际标准与法规

不同地区对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的限量标准有所不同。欧盟规定了0.05 µg/L的限量,而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则设定牛奶中AFM1的最大允许浓度为0.5 µg/L。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许多国家的标准都在不断更新,以确保消费者的健康。

黄曲霉毒素M1虽然在巴氏杀菌乳中只占微量,但其潜在的健康风险不容忽视。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是确保巴氏杀菌乳安全的重要一环。持续的监控和技术革新对于减少食物链中黄曲霉毒素的风险至关重要。同时,需要开展合作,通过立法和行业自律,努力降低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确保公众健康。

实验室环境与谱图 合作客户

推荐资讯 / Recommended News

橡胶检测,橡胶制品检测

橡胶检测,橡胶制品检测

橡胶检测以及橡胶制品检测问题,可以咨询实验室工程师帮您解答。中化所材料检测机构可提供各种橡胶及橡胶制品检测服务,是集体所有制科研所,高新技术企业,CMA资质认证机构,目前国内正规的第三方材料检测中心,7-15个工作日可出具检测报告,支持二维码系统扫码查询真伪,全国多家实验室分支支持上门取样/寄样检测。
检测标准不清楚?检测价格没概念?
前沿科学公众号 前沿科学 微信公众号
中析抖音 中析研究所 抖音
中析公众号 中析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
中析快手 中析研究所 快手
中析微视频 中析研究所 微视频
中析小红书 中析研究所 小红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