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品及微生物防护手套检测:保障生命安全的关键防线
在医疗、化工、实验室、清洁消毒及生物安全等高危领域,防护手套是工作者抵御有害化学品和病原微生物侵袭的第一道物理屏障。其性能的可靠性直接关乎使用者健康与生命安全。因此,对化学品及微生物防护手套进行系统、科学的检测,是验证其防护效能、保障使用者安全、满足法规要求的必要环节。严格的检测流程通过对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抗性及微生物阻隔能力进行全方位评估,确保手套在复杂环境中能有效阻隔危险物质渗透,为高风险职业环境中的从业人员提供坚实的防护保障。
核心检测项目
防护手套检测围绕其核心防护功能展开,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
1. 化学品防护性能:
• 渗透时间 (Breakthrough Time): 测量特定化学品穿透手套材料到达内侧所需的最短时间,是评价抗化学渗透能力的关键指标。
• 穿透性能 (Permeation Rate): 化学物质穿透材料后单位时间内的流量,反映持续防护能力。
• 降解性能 (Degradation Resistance): 评估手套材料接触化学品后物理性能(如强度、弹性)的变化程度(如硬化、软化、溶胀)。
• 穿透性能 (Penetration Resistance): 评估液态化学品通过针孔、接缝、瑕疵或材料孔隙进入手套内部的性能(与分子级的渗透不同)。
2. 微生物防护性能:
• 抗病毒性能 (Viral Resistance): 检测手套材料对特定病毒(如噬菌体模拟)的阻隔能力。
• 抗菌性能 (Bacterial Resistance): 评估材料对细菌穿透的抵抗能力。
• 微生物清洁度 (Bioburden/Sterility): 对无菌手套检测其无菌保证水平。
3. 物理机械性能:
• 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 (Tensile Strength & Elongation at Break): 衡量手套材料的强度和延展性,确保不易撕裂破损。
• 抗穿刺性能 (Puncture Resistance): 抵抗尖锐物刺穿的能力。
• 抗撕裂性能 (Tear Resistance): 抵抗材料被撕开的性能。
• 尺寸与灵巧性 (Dimensional Accuracy & Dexterity): 影响佩戴舒适度和操作灵活性。
关键检测仪器
实现上述项目的精准检测,需要依靠一系列专业设备:
• 渗透测试池 (Permeation Cells): 核心设备。由供给池(含测试化学品)和收集池(分析透过的化学物)组成,通常连接气相色谱仪(GC)等分析仪器,用于精确测定化学品的渗透时间和渗透速率。
• 拉伸试验机 (Tensile Testing Machine/Universal Testing Machine): 用于测量手套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性能。
• 穿刺测试仪 (Puncture Resistance Tester): 模拟尖锐物刺穿手套的过程,测量穿刺力。
• 撕裂测试仪 (Tear Resistance Tester): 如埃尔门多夫撕裂仪,测量材料的撕裂强度。
• 厚度计 (Thickness Gauge): 精确测量材料的厚度,对性能评估和标准符合性至关重要。
• 微生物挑战装置 (Microbial Challenge Apparatus): 用于进行病毒或细菌穿透试验的专门设备,如根据ISO 16604标准设计的测试系统。
• 恒温恒湿箱 (Environmental Chamber): 为某些测试(如渗透测试、老化测试)提供标准化的温湿度环境。
• 分析仪器 (Analytical Instruments): 气相色谱仪(GC)、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质谱仪(MS)等,用于检测和定量分析穿透或渗透的微量化学物质或微生物标志物。
标准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的标准化确保结果的可比性和权威性。主要国际和国内标准包括:
1. 化学品防护性能测试方法:
• ASTM F739: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测定防护服材料对液态或气态化学品连续接触下渗透阻力的标准试验方法。
• ISO 6529: 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测定防护服材料对液态和气态化学品渗透阻力的方法。
• EN 374-3: 欧盟标准,针对化学品防护手套,专门规定化学渗透测试方法(等同于ISO 6529)。
• EN 374-4: 规定化学降解性能的测试方法。
• EN 374-2 / ISO 374-4 / ASTM D5151: 评价手套防液态化学品穿透性能(漏水性)的方法。
2. 微生物防护性能测试方法:
• ISO 16604: 测定防护服材料抗血液和体液携带病原体(使用噬菌体Phi-X174模拟)穿透性能的方法。
• ASTM F1671/F1671M: 使用Phi-X174噬菌体测定防护服材料抗血液穿透性能的标准试验方法(与ISO 16604类似)。
• ASTM F1670: 测定防护服材料抗合成血液穿透性能的标准试验方法(常用于初级筛选)。
• EN ISO 374-5 (原 EN 374-3): 针对防护手套,规定抗微生物(细菌和真菌)渗透性能的要求和测试方法(需通过ISO 16604或ASTM F1671的病毒防护测试才可能达到最高防护等级)。
• ISO 11737-1/2: 医疗器械灭菌 - 微生物学方法,用于检测无菌手套的初始污染菌(生物负载)或无菌状态。
3. 物理机械性能测试方法:
• ISO 4649 / ASTM D3389: 耐磨性测试。
• ISO 6133 / ASTM D624: 撕裂强度测试。
• ISO 13997 / ASTM F1342: 抗切割性能测试。
• ISO 13998 / ASTM F1790: 防割手套及袖套的抗切割性测试。
• ISO 13997 / ASTM F1342: 抗割性测试(用于更高风险级别)。
• ISO 10819: 抗振性测试(如有要求)。
主要检测标准与规范
检测的最终评判依据是相关产品标准,这些标准规定了不同防护等级的要求和测试方法组合:
• EN 374 系列 (欧盟):
- EN 374-1: 定义了化学品和微生物防护手套的术语、性能要求和标识。根据化学防护性能(渗透时间达到特定级别)划分为Type A, B, C类;微生物防护基于病毒穿透试验通过ISO 16604。
• ISO 374 系列 (国际):
- ISO 374-1: 规定了抗危险化学品和微生物渗透的防护手套的术语和性能要求。
• ASTM D6319 (美国): 丁腈橡胶检查手套标准规范。
• ASTM D3578 (美国): 橡胶检查手套标准规范。
• ASTM D5250 (美国): 聚乙烯检查手套标准规范。
• ASTM D6977 (美国): 外科医生和病人检查用手套表面润滑性的标准试验方法(粉相关)。
• NFPA 1991, 1992 (美国): 针对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防护服(含手套)的标准。
• GB 7543 (中国): 一次性使用灭菌橡胶外科手套国家标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