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果匙荠检测概述
疣果匙荠(学名:Bunias orientalis L.),又称东方匙荠,是一种原产于欧亚大陆的十字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被许多国家列为入侵性有害杂草。其繁殖能力强、适应范围广,可通过种子及根系快速扩散,严重威胁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业生产(如挤占作物生长空间、竞争养分)及生态系统稳定。因此,对疣果匙荠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与鉴定,对于实施早期预警、制定有效防控策略以及执行严格的植物检疫措施至关重要。检测工作主要围绕其种子、幼苗、植株、根茎碎片等可能传播的载体展开,核心目的在于防止其通过人为活动(如国际贸易、旅游、物流)传入新区或在其定殖区进行有效监测与清除。
检测项目
疣果匙荠的检测项目主要依据其不同生长阶段和潜在传播形式设定,主要包括:
- 形态学鉴定: 对植株、幼苗、种子或根茎碎片的整体形态、叶片特征、花结构、果实(短角果)形态(尤其是表面具显著疣状突起)及种子特征进行观察和比对。
- 分子生物学检测(DNA条形码/指纹图谱): 利用特异性DNA片段(如ITS, trnL-F, matK等)进行PCR扩增和测序,与已知的疣果匙荠序列数据库进行比对,实现快速、准确的物种鉴定,尤其适用于形态特征不完整或相似种的区分。
- 种子活性检测: 评估所截获或收集种子的发芽能力,判断其传播和定殖风险。
- 有害生物检疫: 检查携带的疣果匙荠材料(尤其是种子)是否同时携带有害生物(如病原菌、害虫)。
检测仪器
疣果匙荠检测过程涉及多种实验室和现场设备:
- 体视显微镜: 用于对种子、果实(角果)的细微形态特征(如疣状突起、纹饰、喙的形状)进行高倍放大观察和拍照记录。
- 生物显微镜: 用于观察花粉、叶片表皮毛等更微观的特征。
- PCR仪: 进行目标DNA片段的扩增。
- 电泳系统(凝胶成像仪): 用于PCR产物(DNA片段)的分离、检测和成像。
- DNA测序仪: 对PCR扩增得到的DNA片段进行序列测定。
- 离心机、恒温水浴锅/金属浴、微量移液器: 分子生物学实验常规设备,用于核酸提取、反应体系配制等。
- 种子发芽箱/培养箱: 提供恒温恒湿环境进行种子发芽试验。
- 参考标本与图鉴: 包括腊叶标本、种子标本、高清晰度植物志图片等,是形态鉴定的重要参照。
检测方法
针对不同的检测项目,采用相应方法:
- 形态学鉴定方法:
- 对完整植株/标本:依据植物志检索表,系统观察茎、叶(形状、毛被)、花(花瓣颜色、雄蕊数目)、果实(短角果形状、表面疣状突起的数目与排列、喙的长短)等关键特征。
- 对种子/角果碎片:在体视显微镜下重点观察种子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纹饰(网纹)以及角果片段上独特的疣状突起结构。
-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 DNA提取: 从待检叶片、种子胚或根组织样本中提取总DNA(常用CTAB法或商品化试剂盒)。
- PCR扩增: 选用针对植物通用条形码(如ITS1/ITS4, trnL-F, matK等)或已开发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反应。
- 电泳检测: 琼脂糖凝胶电泳确认PCR产物片段大小是否符合预期。
- 序列测定与分析: 对PCR产物进行双向测序,将得到的序列在公共数据库(如NCBI GenBank, BOLD Systems)中进行BLAST比对,计算序列相似度,结合系统发育树分析进行物种鉴定。
- 种子活性检测方法: 标准发芽试验(如ISTA方法),在适宜条件下(如20-25°C)培养一定时间(如14-28天),统计发芽率。
通常建议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综合判定,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检测标准
疣果匙荠检测工作需遵循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国际协议,确保检测的规范性、科学性和结果的可比性:
- 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 (ISPMs): 由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制定,如ISPM 27《限定性有害生物诊断规程》为有害生物(包括检疫性杂草)的鉴定提供了框架性要求。
- 国家/地区植物检疫法规与标准:
- 中国: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疣果匙荠常被列于杂草类)。具体操作可参考《植物检疫 检测鉴定规程》系列标准(需查找是否有针对该种的具体规程,或参照杂草通用鉴定方法SN/T 1803-2006《杂草检疫鉴定方法》等)。
- 欧盟:遵循欧盟植物健康法规(如Regulation (EU) 2016/2031),疣果匙荠被列为“联盟检疫性有害生物”(Union quarantine pest)。检测需符合欧洲与地中海植物保护组织(EPPO)制定的相关诊断协议(如EPPO Standard PM 7/129 DNA barcoding as an identification tool for a number of regulated pests)。
- 美国:参照美国农业部动植物卫生检验局(APHIS)的相关规定和手册。
- 形态鉴定标准: 依赖权威的植物分类学著作、地方植物志、杂草图鉴以及标本馆收藏的模式标本和参考标本作为形态鉴定的金标准。
- 分子检测标准: 参考已发表的关于疣果匙荠DNA条形码研究文献,建立标准的PCR反应体系和循环条件,序列比对通常要求与已知疣果匙荠序列的一致性达到99%以上(结合系统发育位置判定)。
检测机构在出具报告时,必须明确说明所依据的标准和方法。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59
218
193
204
200
205
213
204
209
219
206
201
205
205
199
197
211
201
210
203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