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洗后外观检测的重要性
在纺织服装、家居用品及工业材料等领域,水洗后外观检测是评价产品耐用性和质量稳定性的关键环节。通过模拟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水洗条件,检测材料或成品在水洗后的外观变化,能够有效评估其抗褪色、抗缩水、抗起毛起球等性能。这一检测不仅关系到消费者的使用体验,还直接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于品牌商和生产商而言,严格遵循水洗后外观检测标准是确保产品质量、降低退货率的重要手段。
水洗后外观检测项目
水洗后外观检测的核心项目包括:
- 颜色变化:评估水洗后织物或材料的褪色、染色牢度是否达标;
- 尺寸稳定性:检测水洗后长度、宽度及厚度的收缩或拉伸变化;
- 表面起毛/起球:观察纤维因摩擦导致的表面起球现象;
- 接缝平整度:检查缝线是否变形或开裂;
- 功能性涂层损伤:如防水、防污涂层的脱落或失效情况。
主要检测仪器
为实现精准检测,需使用以下专业仪器:
- 滚筒式水洗机:模拟标准水洗程序(如GB/T 8629);
- 色差仪:量化颜色变化的ΔE值(如HunterLab、Datacolor);
- 数字式测厚仪:测量材料厚度变化;
- 起毛起球测试仪:评估表面摩擦后的起球等级;
- 标准光源箱:在D65或TL84光源下进行目视评估。
检测方法与流程
水洗后外观检测需遵循标准化流程:
- 预处理:按标准裁剪样品并标记基准点;
- 水洗程序:根据产品类型选择温度、时间、转速(如ISO 6330的4N程序);
- 干燥处理:采用平铺晾干或滚筒烘干;
- 观察与测量:对比水洗前后的外观变化,结合仪器数据与人工评级;
- 结果判定:依据标准(如AATCC 135)给出合格或不合格。
相关检测标准
水洗后外观检测需严格参照以下国际及行业标准:
- GB/T 8629: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
- ISO 6330:纺织品家庭洗涤和干燥试验方法;
- AATCC 135:机织或针织织物经家庭洗涤后的尺寸变化;
- JIS L 1096:织物水洗后外观及性能测试方法。
注意事项
检测过程中需重点关注:① 水洗次数与真实使用场景的匹配性(通常需完成1-5次循环);② 洗涤剂种类及浓度的标准化;③ 水温、机械作用等参数的控制。此外,对于特殊功能面料(如抗菌、防紫外线),需增加针对性检测项目。
上一篇:总质量偏差率检测下一篇: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71
228
202
211
210
215
225
218
228
229
215
214
218
216
210
205
221
207
220
214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