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涕含量检测
实验室拥有众多大型仪器及各类分析检测设备,研究所长期与各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关系,始终以科学研究为首任,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高自身综合检测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为全国科学材料研发领域服务平台。
立即咨询滴滴涕含量检测的重要性及背景
滴滴涕(DDT,化学名二氯二苯三氯乙烷)是一种曾被广泛使用的有机氯类杀虫剂,因其持久性、生物蓄积性和潜在毒性,现已被《斯德哥尔摩公约》列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限制使用。然而,由于其半衰期长,在土壤、水体、食品及生物体内仍可能残留,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威胁。因此,开展滴滴涕含量检测是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评估和污染治理的重要环节。通过精准检测,可评估污染程度、追溯污染源,并为制定修复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检测项目及目标物
滴滴涕含量检测主要针对以下目标物:
1. 总滴滴涕(ΣDDT):包括主要成分p,p'-DDT及其代谢产物p,p'-DDE、p,p'-DDD;
2. 异构体区分:检测o,p'-DDT与p,p'-DDT的比例,判断污染来源及降解程度;
3. 基质特异性检测:根据样品类型(如土壤、水体、农产品、动物组织)调整检测方案。
常用检测仪器
滴滴涕检测需依托高灵敏度分析设备:
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适用于痕量检测,可同时分析多种有机氯农药;
2. 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对含氯化合物具有高选择性,检测限可达ppb级;
3.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用于复杂基质中代谢产物的精准分析;
4. 加速溶剂萃取仪(ASE):高效提取固体样品中的目标物。
检测方法及流程
典型检测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 样品前处理:
- 固体样品:冷冻干燥后研磨,采用索氏提取或加速溶剂萃取;
- 液体样品:液液萃取或固相萃取富集目标物;
2. 净化处理:通过弗罗里硅土柱或凝胶渗透色谱去除干扰物质;
3. 仪器分析:优化色谱条件(如DB-5MS色谱柱),采用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提高灵敏度;
4. 定量计算:通过内标法或外标法建立标准曲线,计算样品浓度。
主要检测标准及规范
国内外常用标准包括:
1. GB 2763-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规定食品中DDT残留限值;
2. HJ 835-2017《土壤和沉积物 有机氯农药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3. EPA Method 8081B:美国环保署制定的有机氯农药气相色谱检测方法;
4. ISO 6468:1996《水质 有机氯农药测定 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
质量控制要点
为确保数据准确性,需实施:
- 空白试验与平行样分析,消除背景干扰;
- 添加回收率测试(通常要求70%-120%);
- 使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方法验证;
- 定期校准仪器并监控检测限(LOD)与定量限(LO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