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念与检测意义
二、核心检测项目
1. 环境监测
- 地表水/地下水中的总磷(TP)与溶解性磷酸盐
- 目的:评估水体富营养化风险及污染源追踪。
- 检测指标:总磷(TP)、可溶性活性磷(SRP)、颗粒态磷(PP)等。
- 土壤有效磷
- 目的:指导农业施肥,优化作物磷吸收。
- 检测方法:常用Olsen法(中性或碱性土壤)或Bray法(酸性土壤)。
2. 工业废水处理
- 工业排放废水中的总磷
- 目的:监控是否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如GB 8978-1996)。
- 检测重点:化学需氧量(COD)与总磷的协同控制。
3. 饮用水安全
- 饮用水中的磷酸盐浓度
- 目的:预防管道腐蚀(低浓度)或健康风险(高浓度)。
- 限值:WHO建议饮用水磷酸盐浓度≤0.1 mg/L(以P计)。
4. 生物医学检测
- 血清无机磷(IP)
- 目的:诊断钙磷代谢异常(如肾衰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 正常参考范围:成人0.81–1.45 mmol/L,儿童略高。
三、常用检测方法及原理
-
- 钼蓝法(经典方法) 磷酸盐与钼酸铵反应生成磷钼杂多酸,经抗坏血酸还原后生成蓝色络合物,在880 nm处测吸光度。
- 钼黄法(快速检测) 直接测定磷钼酸盐的黄色复合物(适用于高浓度样品)。
-
- 优势:可同时检测多种阴离子(PO₄³⁻、NO₃⁻、SO₄²⁻等),适用于复杂基质样品(如海水、废水)。
- 检测限:低至μg/L级。
-
- 适用场景:痕量磷检测(如高纯水中的杂质分析、生物样本)。
- 特点:ICP-MS灵敏度最高(可达ng/L级),但设备成本昂贵。
四、检测质量控制要点
-
- 使用国家标准物质(如GBW(E)080549磷酸盐标准溶液)绘制曲线,覆盖待测样品浓度范围。
-
- 消除试剂、器皿及环境引入的磷污染(如玻璃器皿需用稀盐酸浸泡)。
-
- 平行样相对偏差应<5%,加标回收率控制在90%~110%。
-
- 水样需通过0.45 μm滤膜区分溶解态与颗粒态磷。
- 生物样本(如血清)需避免溶血,及时分离检测以防磷释放。
五、未来发展趋势
结语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