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检测技术及项目详解
一、WSSV检测的重要性
二、核心检测项目及技术方法
1. 临床观察与组织病理学检测
- 项目目标:初步判断感染迹象。
- 方法:
- 肉眼观察:检查对虾体表白斑、肝胰腺颜色变化。
- 组织切片染色:取鳃、肝胰腺等组织,经H&E染色后显微镜观察,可见细胞核内嗜碱性包涵体。
- 特点:操作简单,但灵敏度低,无法区分WSSV与其他病原。
2. 分子生物学检测(金标准)
- 项目目标:病毒核酸的定性/定量分析。
- 主要技术:
- 常规PCR:
- 靶基因:VP28、VP664等保守基因。
- 灵敏度:可检测10²-10³ copies/μL,适用于实验室确诊。
- 实时定量PCR(qPCR):
- 优势:高灵敏度(10 copies/μL以下)、可定量病毒载量,评估感染阶段。
- 应用:监测亲虾、苗种及环境样本的病毒污染水平。
-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
- 特点:无需复杂设备,60-65℃恒温扩增,30-60分钟出结果,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
- 常规PCR:
- 样本类型:对虾组织(鳃、肝胰腺)、水体、底泥、饵料等。
3. 免疫学检测
- 项目目标:病毒抗原的快速筛查。
- 主要技术: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 原理:利用WSSV特异性抗体(如抗VP28单抗)捕获抗原。
- 适用场景:大批量样本的初筛,灵敏度低于PCR。
- 免疫层析试纸条(Lateral Flow Assay, LFA):
- 优势:10-15分钟快速出结果,适合养殖场现场使用。
- 局限性:可能出现假阴性(病毒载量低时)。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4. 电子显微镜技术
- 项目目标:直接观察病毒粒子形态。
- 方法:负染或超薄切片后透射电镜(TEM)观察,WSSV呈杆状,大小约120×275 nm。
- 特点:特异性高,但设备昂贵、操作复杂,多用于科研或疑难样本复核。
5. 环境监测与溯源分析
- 项目目标:追踪病毒污染源,阻断传播链。
- 检测对象:
- 养殖水体、底泥中的游离病毒。
- 活体载体(如桡足类、甲壳类)的携带状态。
- 饲料、工具等可能的污染物。
- 技术选择:qPCR或LAMP为主,结合超滤浓缩技术提高检出率。
6. 新兴检测技术
- CRISPR-Cas系统:基于CRISPR-Cas12a/Cas13a的核酸检测技术,可实现超灵敏、可视化检测(如试纸条显色)。
- 数字PCR(dPCR):绝对定量病毒核酸,适用于低载量样本(如亲虾卵巢)。
- 宏基因组测序:用于未知病原筛查或病毒变异株鉴定。
三、检测流程标准化
- 样本采集与保存:
- 活体样本:取鳃丝、肝胰腺等组织,-80℃保存或置于RNA保存液中。
- 环境样本:水体需过滤浓缩,底泥需离心取上清。
- 核酸提取:推荐使用试剂盒(如QIAGEN DNeasy)避免抑制剂干扰。
- 质量控制:
- 设置阳性对照(含WSSV质粒)和阴性对照(无核酸水)。
- 多重检测内参基因(如EF1α)排除假阴性。
四、检测技术的选择策略
场景 | 推荐技术 | 检测时间 | 灵敏度 |
---|---|---|---|
现场快速筛查 | LAMP、免疫试纸条 | 15-60分钟 | 中-高 |
实验室确诊 | qPCR、常规PCR | 2-4小时 | 高 |
病毒载量监测 | qPCR、dPCR | 2-6小时 | 极高 |
环境样本检测 | qPCR结合超滤技术 | 4-8小时 | 中-高 |
科研或变异株分析 | 测序、电镜 | 数天 | 高 |
五、挑战与未来方向
- 病毒变异:需定期更新引物/探针设计以覆盖新毒株。
- 现场检测:开发便携式设备(如微型PCR仪)实现“养殖池边诊断”。
- 多联检测:整合WSSV与其他病原(如EHP、IHHNV)的同步筛查。
六、
上一篇:青霉素类检测下一篇:多拉菌素和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