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与生长肥育猪的检测项目指南
一、仔猪阶段(出生至断奶后30天)
1. 健康基础指标检测
- 体温与体重监测:出生后24小时内测量体重,持续监测体温(正常范围38.5-40℃),发现异常及时隔离诊治。
- 脐带与粪便检查:观察脐带是否感染化脓,粪便是否稀薄或带血(排查大肠杆菌、球虫病)。
2. 病原体检测
- 病毒性疾病:
- 猪瘟(CSF):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病毒核酸。
- 伪狂犬病(PRV):血清学检测(ELISA)或病原学检测。
- 蓝耳病(PRRS):抗原检测或抗体水平监测。
- 细菌性疾病:
- 大肠杆菌(黄白痢):粪便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指导抗生素选择。
- 链球菌(脑膜炎、关节炎):脓液或血液样本分离鉴定。
3. 免疫状态评估
- 母源抗体检测:检测猪瘟、伪狂犬等母源抗体水平(ELISA法),制定合理疫苗程序。
- 被动免疫缺陷筛查:针对弱仔猪检查IgG抗体水平,必要时补充血浆或免疫增强剂。
4. 营养与代谢检测
- 血红蛋白与铁含量:预防缺铁性贫血(出生3日龄补铁前检测)。
- 维生素D与钙磷代谢:预防佝偻病,优化断奶过渡期饲料配方。
二、生长肥育猪阶段(30日龄至出栏)
1. 生长性能监测
- 日增重与料肉比:定期称重,计算饲料转化效率,优化饲喂方案。
- 体型发育评估:通过超声波背膘厚度测定仪评估瘦肉率,调整营养配比。
2. 疾病防控检测
- 呼吸道疾病综合检测:
- 猪肺炎支原体(气喘病):鼻腔拭子PCR检测。
- 传染性胸膜肺炎(APP):血清抗体检测(间接血凝试验)。
- 消化道疾病筛查:
- 猪痢疾短螺旋体:粪便镜检或分子检测。
- 寄生虫感染(蛔虫、鞭虫):粪便虫卵计数法。
- 病毒性传染病:
- 非洲猪瘟(ASF):常态化PCR检测(唾液、血液样本)。
- 口蹄疫(FMD):定期抗体监测,确保免疫效果。
3. 食品安全与药物残留检测
- 瘦肉精(β-受体激动剂):尿样或毛发快速检测卡筛查,避免违规残留。
- 抗生素残留:肝脏或肌肉样本HPLC检测,确保休药期执行。
- 重金属污染(铅、砷、镉):饲料或组织样本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4. 环境与应激指标
- 氨气浓度监测:猪舍空气质量检测,预防呼吸道黏膜损伤。
- 皮质醇水平:血液检测评估运输或转群应激程度。
三、检测方法与注意事项
- 样本采集规范:
- 血液样本需无菌采集,避免溶血;粪便样本新鲜且密封保存。
- 病猪活体采样应优先选择濒死猪,降低群体传播风险。
- 检测频率建议:
- 仔猪:每周抽检10%-15%,重点监测弱仔。
- 肥育猪:每月全群抽检,出栏前30天加强药残检测。
- 实验室选择:优先通过CMA/ 认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确保数据权威性。
四、检测结果应用
- 疾病预警:发现阳性病例即刻隔离,全群预防性投药或强化免疫。
- 营养调整:根据生长性能数据优化氨基酸、能量配比。
- 养殖模式改进:结合环境检测结果优化通风、温控系统。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4
2
4
13
13
15
12
15
15
14
17
15
18
13
13
16
19
19
20
18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