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官检测
- 外观性状
- 检测颗粒完整度、颜色均匀性,剔除霉变、虫蛀、破损颗粒。
- 气味与风味
- 通过嗅闻判断是否带有哈喇味(氧化酸败)或霉味(真菌污染)。
- 杂质筛查
- 分离砂石、金属碎屑、植物纤维等异物。
二、理化指标检测
- 水分含量(GB 5009.3)
- 过高易滋生霉菌,加速油脂氧化;常规要求≤7%(如核桃仁)。
- 酸价(AV)与过氧化值(POV)(GB 5009.229)
- 酸价超标(如>3 mg KOH/g)提示油脂酸败;过氧化值(如>0.25 g/100g)表明氧化初期产物积累。
- 脂肪酸组成
- 采用气相色谱法(GC)分析不饱和脂肪酸占比(如核桃的ω-3含量)。
三、污染物检测
- 重金属残留(GB 2762)
- 铅(≤0.2 mg/kg)、镉(≤0.5 mg/kg)、砷(≤0.5 mg/kg)等,通过原子吸收光谱(AAS)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检测。
- 黄曲霉毒素B1(GB 5009.22)
- 重点监测花生、开心果,欧盟标准≤2 μg/kg;常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HPLC-FLD)检测。
- 农药残留(GB 23200.113)
- 检测有机磷类(如毒死蜱)、拟除虫菊酯类(如氯氰菊酯)等,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
四、微生物检测
- 菌落总数与大肠菌群(GB 4789.2/3)
- 反映加工卫生状况,熟制坚果要求菌落总数≤10000 CFU/g。
- 致病菌筛查
- 沙门氏菌(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00 CFU/g)等。
五、过敏原与转基因成分检测
- 过敏原标识
- 针对花生、榛子等八大过敏原,采用ELISA或实时荧光PCR检测交叉污染。
- 转基因成分(如抗虫Bt花生)
- 通过核酸检测(qPCR)筛查CaMV 35S启动子等标记基因。
六、掺假鉴别
- 品种真实性
- 使用DNA条形码技术(如ITS序列)鉴别低价坚果冒充高价品种(如扁桃仁冒充大杏仁)。
- 油脂掺伪
- 红外光谱(FTIR)检测是否混入劣质油。
七、品质分级与包装检测
- 粒度与饱满度
- 依据行业标准(如NY/T 1042)按大小、缺陷率分级。
- 包装密封性
- 检测氧气透过率(≤3 cm³/m²·24h)以保障抗氧化效果。
- 标签合规性
- 核对营养成分表、原产地、保质期等是否符合GB 7718。
八、检测技术趋势
- 快速检测:便携式拉曼光谱仪用于现场筛查毒素。
- 区块链溯源:结合物联网技术追踪原料至成品的全链条数据。
结语
转成精致网页
上一篇:浆果和其他小型水果检测下一篇:瓜果类水果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5
5
13
12
13
13
14
17
12
17
13
13
16
19
19
20
18
17
19
17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